第38部分(第4/4 页)
后来大家逐渐认识到,过去我们学习苏联的经验,在某些方面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致使我们的工作受到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这些教训是值得汲取的。苏联顾问奉召回国前,也对他们在某些问题上的教条主义做法有了一些认识。那些顾问临走时,胡炳云请参谋长顾问到家中吃饭,为他送行。饭前,他们一起聊天,苏军顾问说:
“我们到这里来,只是个顾问。在指挥作战和加强军队建设方面,你们中国在毛主席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工作中,你们的不少意见都是对的,但我们采纳不够,因此发生过一些争执,有过一些误解,但这些都已过去了,现在看来,如果当时我们能够尊重和采纳你们的一些正确意见,那么,我们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加卓有成效。”
事后,胡炳云说:“他的这些话说得还是比较中肯、实在的。”
。。
18。 陈老总救胡炳云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胡炳云正以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身份兼任陕西省军区司令员。一天,兰州军区文工团、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跑到陕西省军区“造反”,省军区机关一些人也跟着起来“响应”。结果,内串外联,向胡炳云发起了难。
胡炳云本来心脏就不好,眼底还出过血,结果,连续几天批斗、检讨,他支持不住,血压升高,犯了心脏病。幸亏秘书王宝书,不顾一切,在批斗会上进行抢救和护理,胡炳云才幸免一死,并且被同意进行治病。
这时医院也乱起来了,医生护士天天忙于“造反”,把病人撂着不管,胡炳云只好在家里治疗休息。但造反派还是没放过他,前来抄家,翻箱倒柜,把胡炳云的家翻了个底朝天。他犯病后,秘书王宝书不怕议论,每天将省军区和省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向他报告,并且不让群众组织见首长、批斗司令员。一天晚上,趁他去省委机关办事之机,西安军事院校的造反派学生冲了进来,拉起胡炳云就去批斗,并挂了黑牌子。但王宝书获讯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