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页)
在发动机内部产生累积,如不按时清洗,也会造成发动机损坏。清洗剂可以有效地溶解、分散油箱、燃烧室、汽缸中的缸壁、活塞及活塞环上的有害沉积物质,同时可以有效地清除积累在各个润滑部位的积碳、油泥,使您的发动机恢复马力,节省燃料,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带给您最好的经济利益。
有车带来无限烦恼 维修保养有一系列的迷茫
加强监管
对那些能够通用的配件,市场竞争激烈,厂家无法耍刁,不足为虑;但不通用的配件,厂家牢牢控制价格,消费者确实没辙儿。无论什么商品,价格都得有个谱儿,谁也不能漫天要价。所以,物价部门应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不能搞垄断经营
目前各汽车厂家搞的4S店,说白了就是垄断行为。厂家把配件、维修等都集中到自己手里,就跟医院的医药不分家一样,消费者只有挨“宰”的份儿。
汽车的价格一降再降,一些生产厂家就把配件、维修等售后服务作为利润增长点,“堤内损失堤外补”,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厂家把价格定得过高,就太不道德了。
看起来很美
车子开回家,怪风光。然而车子出了问题,对不懂车的人来说,可是件麻烦事。按理说,汽车特约维修站应该算是“娘家”了,而此时“娘家人”嫁女儿时满脸的喜色和温暖话语都已荡然无存。冰冷且夹杂着麻木的脸上,你只能读懂三个字——拿钱来,而且是高价的。
开车2年多来,我共换过一对雨刷,一个中控门锁,一个右前轮眉板。我都是先开车到特约维修站,但每次都被高价吓跑,自己跑到汽配城,只花不到三分之一的价钱就给整好了。说到维修站的技术,也实在不敢恭维,请他们检查电子扇,竟然把空调给整漏氟了。
现在大部分汽车厂家都在搞4S,听来不错,希望汽车厂商就此能够实实在在地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我想只要物有所值,消费者是可以接受的。好的售后服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必然在消费者中留下好口碑。
售后服务代表一个品牌的整体形象,专业、正规的服务成本相应较高,顾客想享受高水平的售后服务,又觉得服务费用高,这就很矛盾。目前很多汽车经销商已经将利润的增长点转向售后,随着售后服务竞争加剧,各厂商的售后服务将更趋合理化、正规化。
汽车维修渴望诚信
我大学时一位同学的父亲,几年前只不过开了一个作坊式的修理部,如今已身家百万了。
由于跟同学处得多,有意无意就知道许多个中秘密。原来所谓的“暴利”并不是价值规律正常运行的结果,很多时候只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和蒙骗。汽车维修费用主要有配件费和工时费两项。就配件费而言,由于消费者不是专家,维修商往往以次充好,以假当真,甚至没毛病说成有毛病,有毛病说成大毛病,“赢利”可想而知了。
除配件外,维修商在工时上也动足脑筋。一般程序是:维修商先把问题给你说严重,然后信誓旦旦保证修好,且一脸诚恳地说可以给你最优惠价格。车终于修好了,时间长得有点让人意外。对维修商而言,时间不是白走的,一分钟自有一分钟的价。碰上了刚修好没几天又出问题的事,维修商一般是不会认账的,他们只有一句:拿钱来,再修。
如何避免上述情况,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零配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用法律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然,消费者自己也要学习汽车和法律知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一分价钱一分货
对于路边小维修店来说,一般都会有欺诈消费者的现象,但对于较大的、专业的、有品牌的维修站,服务比较正规。价格虽比路边小店贵,但一分价钱一分货,你能享受到好的服务。
质量与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消费者自是看谁的售后服务好。商家利用配件敲诈消费者来牟利,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把迷茫进行到底
“上帝”们从把车开回家开始,就带来了维修、保养等一系列的迷茫。
同一种品牌的轮胎,4S报价为什么就那么高?迷茫。视顾客如不见,只管自己吃饱喝足再开工,不知4S的规章制度怎样制定的?迷茫。产品自身质量出现问题,索赔为什么就那么艰难?迷茫。新车是否该清洗油路?发动机是否需要添加价格昂贵的抗磨剂?迷茫。一个工时到底多长时间?工时费是怎样核定的?迷茫。
收费咋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