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2/4 页)
王通说道:
“你知道不知道,刚才那句话,朕就可以诛灭你十族,朕看你也知道,但你能和朕说出这番话来,无论真假,却都是一片忠心,这话到此为止,今后不许再提,朕自己有计较。”
说到这里,已经无话可说,这天下午接下来的课间休息,万历皇帝再也没有和王通单独呆过,都是凑到大家那堆里说笑闲谈。
下午的课程散了,邹义总算忙完了宫里的事情,来到了武馆这边接人,把皇帝送到宫中之后,因为王通打了招呼,他又转了回来。
这次的交流就简单了许多,王通自己的见闻和推测还没讲完,邹义已经明白了大概,脸色变得极为严肃,开口说道:
“王兄弟的消息来的及时,咱家这就去宫里和义父大人讲,好家伙,这并不是张居正一个人在试大家,恐怕冯公公打的是一个主意,先告辞了,明日再来商谈。”
张居正和冯保互为同盟,内外相连,宫中希望张居正丁忧的人,想必也希望冯保的根基动摇。
这么一想,张居正借着父丧,还真的弄出了好大的手笔,这内外和他们不同心的人恐怕都要被一网打尽,从此内廷外朝再也没有和他们唱反调的人。
……
万历皇帝的晚饭照例是在慈圣太后李氏那边吃的,也是惯例,潞王同席。
李太后特别喜欢自己的两个儿子和自己一桌吃饭,可能做母亲的满足就在这边,李太后自己吃的不多,只是给这个夹点菜,问那个几句话,其乐融融。
“皇上,今天朝会上可有人提张先生的事情?”
“回母后的话,刑部尚书申时行坚持请皇儿下诏夺情,礼部尚书万士和则说丁忧乃万古纲常,不得悖逆,其他的阁员堂官们都是闭口不言。”
“镠儿,今天的书读的怎么样?”
“回母后的话,儿臣今日读的是‘礼记’,但不太懂,儿臣觉得自己好笨。”
李太后捂着嘴轻笑出声,安慰说道:
“镠儿不要急,你才多大,慢慢就懂了。”
“母后,儿臣听说,咱们大明最有学问的人是张阁老,儿臣能不能陪着皇帝哥哥一起,让张阁老教授学问啊!”
慈圣太后李氏微笑着点点头,万历皇帝捧着碗饭吃的香甜,听到这个之后,动作没有什么停顿,但眼角却不自觉的一跳。
一百七十四
“冯公公,南京镇守老贾前几天来信说。在南京他受不了那热,加上年纪大了,腰腿酸疼的老毛病整日犯,所以写信过来,请调神宫监。”
张诚在冯保值房中笑着递过去一本折子,神宫监和浣衣局是内廷衙门中两个特殊的存在,神宫监负责各处香烛祭品的摆放以及保管,是最为清闲的衙门,一般都是善了的内官养老之处,浣衣局则是最为辛苦,且不在宫内,内宫犯错的宦官宫女则被打发到这边来。
冯保叹了口气,接过折子随意看了几眼,开口说道:
“老贾也是没福,在云贵那边当监军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剿灭土司叛乱立了些功劳,去南京做几年,又自己受不了,准了吧,明日奏请万岁爷下旨。”
折子递回来,张诚接过。那红笔在这边写了几句,又是笑着说道:
“替换老贾的人选,冯公公可有指教。”
“御马监做提督的老梅,他家就是南直隶应天府的,经常来念叨什么要回去看看,等万岁爷许了,就让他交卸了差事,转司礼监外差,去南京做镇守。”
张诚又是在一本折子上写了几句,笑着说道:
“若是这般,御马监提督又是出缺,龙骧左卫的监军邹义为人还算勤谨,冯公公您看?”
冯保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悠然道:
“这是张公公的义子吧,他这么年轻,就不要急着和咱们抢位置了,老贾是难得知兵的,才五十三岁,着急养老干什么,回来就做老梅这个位置。”
张诚神色不变,笑着又把冯保这句话写了下去,十二监八局四司二十四衙门,凡是能被叫做太监的,张诚一个也安排不下去。
但张诚神色笑意似乎还更浓重了些,见不到任何的不快神色,但值房中的气氛终究是尴尬了,陷入了安静之中。
安静没多久。张诚叹了口气,感慨的说道:
“咱们做内官的,身子残了那天开始,这辈子就交给天家喽,到死也没个休息的时候,你看看这外朝的官,还能致仕,说句该雷劈的话,这丁忧还能回去歇三年呢,咱们又何处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