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扯淡,一边迅速往那偏厅里瞥了几眼。只见厅中该当主人坐的地方是一张木质太师椅,椅面上垫着好几块厚厚的垫子,椅背的顶端也绑着一个垫子。椅子左手边有一个茶几,上面放着一套茶碗。太师椅背后是一个木雕的五马奔野屏风,墙上挂着一幅奔马图,茶几上摆着一具马踏飞燕铜雕。
两人到了书房,分宾主坐定。丁少爷正想启齿动问李三思前来拜访有何要事,突然一阵过窗风从外面吹入房内,卷起书桌上的一叠纸张满屋乱飞,其中一张纸正好扑面打在李三思的头上。丁少爷连声告罪,起身就要过来替他拿下这张纸。李三思顺手抄起这张纸瞥了一眼,纸上是端整文秀的楷体写着宋代邵雍的诗句:“青云路稳无功上,翠竹丛疏有分闲。犹许艳花酬素志,更将佳酒发酡颜。”略有蹊跷的是,首句“无功”二字的最后一笔都缺省去了。
李三思略一思索,便已想明其中道理,心中暗道:“李爷我可真是福将。哈哈。”脸上却假作欣喜惊羡之色,说道:“公子好字体,好笔法!这张诗稿就赠与我如何?”也不待丁少爷答话,便假作迫不及待地将这张纸揣入怀中。
丁少爷一怔,随即口中不住谦逊,脸上却难掩喜色。李三思趁机狠狠地拍了一阵马屁,夸赞丁少爷孝行无双、人品高尚、德行深厚、神姿俊秀、才高八斗、文章灵秀等等。他想着越是多夸一句,说不定就能得多得一石米,多救济几个灾民。因此,他几乎是搜肠刮肚的将能想到的形容词都厚着脸皮以十分诚恳的表情说了出来,直说得这位丁少爷再无半分矜持和拘谨,脸上是笑开了一朵花。
就这么狠拍完马屁之后,李三思这才说明来意。丁少爷听了,不由得脸现难色,踌躇半晌,才道:“赈济灾民原是济世恤贫的大善举,小弟怎敢推搪?当然会竭尽其能。只是我府中囤粮不多,小弟只能量力而为,就认捐十石米粮罢。”
一见他只认捐十石,李三思不禁心生愠意,肚中暗骂:“你这小吝啬鬼,尽学着你那盐贩子老爹的。李爷我又给你老爹磕头,又拼了命的拍你马屁,这就才值十石粮食?说不得,李爷我要出绝招了。”他心中暗暗生气,双手却作了一个深揖,客气地道:“我就先替灾民谢谢丁公子的惠赐了。告辞。”
丁少爷起身相送。两人再次经过布置着灵位和奠帐的中堂前面时,李三思装作不经意地往里瞥了一眼,突然停步,脸露惊讶之色,问道:“敢问丁公子,令尊的名讳可是单名一个‘绩’字?表字叫作‘无功’?”
丁少爷一怔,点了点头。李三思突然脸色一变,顿足失声,快步冲到供桌前手抚灵位,带着哭腔干嚎起来:“我的丁老哥呀,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呢?”
李三思此言一出,在场的丁家主仆尽皆失色,相顾愕然。李三思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抱着牌位闷着头嚎啕起来:“丁老哥呀,想当初咱们哥俩儿在我家里抵着脚板儿同床而卧,那叫一个亲热呀。如今才几年不见,你怎么就做了阴世人呢?”他一边干嚎,一边拼着老命在才在眼角里挤出了一星半点泪。
丁少爷有点发懵,心中惊疑不定,搞不清李三思这是唱的哪一曲。待到李三思嚎啕之势稍缓,丁少爷便连忙将他劝住,请他就在灵前坐下,自己候在一旁,低着腰试探着问:“李先生原是与先父有旧?却为何刚才祭拜行礼时不见提起?”
李三思神色悲戚,顿足道:“都怪我,我初到这萧山县不久,到是知道县中有一位丁担爷,却哪里能想得到是我的丁绩老哥呀?刚才我进门在灵前行礼时,就没细看牌位,也就不知道。直到回身经过时,蓦然瞥见牌位上写着我丁绩老哥的名讳,心中就是一惊一颤呐,就赶紧问你令尊的表字是不是叫作‘无功’,你说是。那就断然错不了,就是我五年前认的老哥丁绩无疑。”
丁少爷却是狐疑满腹,他自然知道,县中之人只知有“丁担爷”,不知有“丁绩”。至于自己父亲表字叫作“无功”,就更是连丁宅的妻子都不知道。丁老爷出身寒微,并未读过什么书,本来就没有一个正经的表字。这个表字还是丁少爷七八年前读得了些书后,为了给父亲显扬身份替他取的。因为这个表字几乎就没用过,所以也就没有外人知道。虽然这诸事都相合,但这位和自己差不多年岁的李先生突然自称与亡父有旧,并且称亡父为“老哥”,却实在是太过蹊跷。于是,他想了想,又问:“李先生既然与先父有旧,敢问李先生可知先父的形貌是什么模样?年岁多少?”
李三思道:“我识得的丁老哥身材高大,面貌生得也气派……”
他瞥了一眼丁少爷的面相脸型,模梭两可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