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2/4 页)
的跟随者也不满这篇专访,纷纷跟进,发起了一拨批判林子轩的小**。
中国思想界的学者更是不满作为反派的地位,你林子轩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英雄。我们成了阻碍中国思想解放的罪人,这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他们要求林子轩向西方记者说明真实的情况,道歉认错。
如果不了解这个时代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情况,看到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批判文章,一定认为林子轩罪大恶极,惹起了众怒。
实际上,这不过是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常态而已。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争那一点虚名。
只要有人出名了,就会有人攻击和打压,这是中国文坛的怪现状。
他们以为让林子轩承认错误,西方人就会承认他们的地位,他们也能像林子轩一样享誉世界,再不济也能在中国混混名声。
如果林子轩刚穿越那会碰到这么大的阵仗,兴许就被唬住了。
然而,这几年来他经历了不少论战,明白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这些人是什么德行,早已见怪不怪了。
所以,林子轩只是给鲁讯和胡拾等人写了几封信,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至于其他人,就让他们闹去吧。
说句不客气的话,以林子轩如今在文坛的地位,根本没必要理睬那些小杂鱼,平白的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无论他们怎么吵,林子轩的声望只会越来越高,让他们望尘莫及。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趁着《时代周刊》在美国引发的热潮,他要把新文学丛书赶紧推销出去,或许能够引起美国读者的兴趣。
林子轩写信给赛珍珠和郁达浮催稿,冰欣就在美国,不用担心。
这时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林羽堂写信给他,想要翻译鲁讯的《呐喊》小说集,也不提和出版社谈分成的事情了。
林羽堂说是在美国留学,实际上一直在德国上学,他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学位,其实他在哈佛大学没上多久。
他对林子轩在美国的影响力并不清楚,就以为林子轩是骗子。
他是语言学博士学位,不大看得起林子轩经济学学士的学位。
这次看到《时代周刊》的专访,他才真切的感受到林子轩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是货真价实的世界级文学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 生活在历史之中
林子轩虽然很不爽,但还是答应下来。
他的初衷是推广新文学,而鲁讯的小说的确很具有代表性,既然是鲁讯推荐的人选,只要林羽堂和鲁讯达成了一致,那他也没必要为了些许的闲气而拒绝。
和林羽堂一样,国内的很多人弄不明白林子轩在西方文学界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林子轩在美国出版了小说,《乱世佳人》的中文版他们也读过,或许是因为文化的差异,他们并不认为这本小说有多么的好。
何况林子轩写的太过直白,没有文采,不符合中国学者的阅读习惯。
他们把《乱世佳人》划归到鸳鸯蝴蝶派那类通俗小说的范畴,认为林子轩在美国写了一本通俗小说,受到了美国人的欢迎,就和鸳鸯蝴蝶派作家在中国文坛的地位类似。
通俗文学一向不受文学评论家的待见,这是文学界的常态。
也就是说,林子轩根本没有进入美国文坛主流文学的领域。
就算有点名声,也极为有限,恐怕都是林子轩自己吹嘘出来的。
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因为内容不适合中国社会,林子轩懒得出版中文版,所以很多中国学者都不知道林子轩在美国又写了一本畅销书。
这些人的想法颇有道理,一般来说,通俗文学可能成为畅销书,却很难成为名著。
但他们忽视了《乱世佳人》描写的故事,是美国人最感兴趣的内战。
美国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一次是华盛顿领导的建国战争。一次是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这两次战争深深的改变了美国的历史。
美国人对这两次战争有着浓厚的兴趣。不少文学作品都讲述了这方面的内容。
《乱世佳人》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化界虽然崇尚西方文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名著。似乎和西方文化接轨了,但还是有着一种小圈子思想。
他们看到的都是西方的那些名家和名著,以为翻译了莎士比亚就了解了英国文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