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页)
队搭台,搬运道具时,张炳卿认识了仇道民,常随他一起去小学校,兴趣颇浓地看学生们排练,听他们分析讨论剧情。
同时,仇道民也了解到张炳卿拉得一手好胡琴,热情邀请他参加演出,这样,彼此间的情谊日深,张炳卿还引仇道民好几次去过自己家里。
前些天的一个早晨,张仁茂刚起床,听到后门口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拉开门,仇道民闪身进来。
“张伯,你家炳卿在吗?”
“不在。”
“去了哪里?”
“有点事情去了。”
张仁茂在家里听过仇道民的一些宣传议论,也觉得新鲜有趣,只是今天他很有些疑虑与担心。
“你们找炳卿做什么?想拉他入伙?”
“不是,不是,没有那事,我不过是来看看。”
说着,仇道民退出门去,张仁茂发现门外的造纸棚里还呆着几个神色紧张的学生,便又挽留住他们:“炳卿一会就回,你们都进来吧,这些天风声有点紧张。”
学生们进了屋,张仁茂让他们在楼上等着。
张炳卿从河边捞上一捆湿竹篾回来,张仁茂上前拦着:“有几个学生来找你,知道他们要离开小镇吗?”
张炳卿回答:“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张仁茂这才放下心来:“我让他们在楼上等着,你去与他们说话吧。”
后来才弄明白,这些人一时走不了,因为李青霞被看管在家里,而警察所又放出风声,说要抓为首的仇道民,他们为无法进入李家大院一筹莫展。
张炳卿对李家大院的地形自然熟悉,后来,果真是他半夜里翻墙进入李家大院的后院,才把李青霞接应了出来。
[解说]张炳卿之所以没有与这些学生们结伙而去,仅是他不忍心抛下孤独的伯父张仁茂与年纪还小的妹妹华玉。张炳卿没有走成,深感失落,心底里留着无限的遗憾。在艰难的生活中,张炳卿本来就积郁了不少怨愤之情,一经这些学生的点拨,便马上变成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再加上他正值气血旺盛的年岁,也就难免表现出浮躁与冲动来。
[返回]这时,张炳卿不顾黄大香的提醒,反倒走上前去,突然挡着了李寿凡,他提出一个颇带挑衅性的问题:“寿老爷,听说你们家的二小姐投奔共产党去了,这是真的么?”
“没有,那是没有的事,”李寿凡不觉一惊,“你是听谁说的。。。可别相信呢!”
“警察所的人说那些学生谋反作乱,二小姐不是与他们一伙么?”今天,张炳卿是有意要奚落这位长者。
“没有,她不是。。。 她是到兄长德公的军队里谋事去了。”李寿凡也不无慌乱,不无尴尬地说,“你这话可千万乱讲不得啊!”
“哪有那种事,”黄大香赶忙过来,“炳卿,你瞎说些什么呀?”
“不是便好,只要不是便好!”张炳卿哈哈笑了起来,这才让开身,放走了李寿凡。
对在场的人来说,张炳卿这恶作剧是反常的,可他们也有些高兴,夸赞张家这小子竟敢近前逗弄李家大老爷而没有伤着自已:
[议论]“你小子算有胆量!”“共产党这罪名真大,连让寿老爷也有些害怕了!”“下次你可别这样啊,如果寿公真要计较起来就了不得呢。。。 ”
张炳卿却不以为然地说:“他李家的后院着火烧起来,干我什么事?你们又担什么心?我说,大家等着看好戏就是了!”
[场景2]捕风捉影
这天,黄大香从小河边提着衣物回来,望见过道那头,背身立着一个女人,正等在侧门边,那是陈家女人。
[心语]黄大香:陈家又出了什么事情么?
[闪现]以前,龚淑瑶闹抗婚是她干爹干妈出面又哄又劝,费了不少口舌,好不不容易才把她说得回心转意的,后来,也是李家太太亲自把干女儿送回陈家,龚淑瑶这才安顿下来。
[返回]黄大香与那女人打过招呼,便一同进屋。
黄大香让了座,倒来茶,等待着陈家女人说话。
果然是,陈家女人说:“香嫂,我常来你这里扯闲话,耽误你家的事了呢,这实在是没办法,自从你来小镇,我们相熟七八年了,这是缘分啊,你对我们陈家人不少关照,我明白你的为人,还时常叨念,特别是对淑瑶,你看着她长大,她人不蠢,还算乖巧,讨到了你许多的欢喜,可现在,她越大越不懂事,真让人操心啊!”
“淑瑶心里灵透,从小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