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若必要做鸦片生意,必至断尔贸易。且大黄、茶叶、丝斤、白糖、冰糖、桂皮、银朱、白矾、樟脑等类,岂尔各国所能无者?而中原百产充盈,尽可不需外洋货物。
四、论事势,……尔等远涉大洋,来此经营贸易,全赖与人和睦,安分保身,乃可避害得利。尔等售卖鸦片,即里闾小民,亦多抱不平之气。众怒难犯,甚可虑也。出外之人,所恃者信义耳。现在各官皆示尔等以信义,而尔等转毫无信义。……况以本不应卖之物,当此断不许卖之时,尔等有何为难?且(鸦片)尔国不食,势难带回,若不缴官,留之何用?至既缴之后,贸易愈旺。……故不惮如此苦口劝谕,祸福荣辱,皆由自取,毋谓言之不早也。
对外国人的这些说理,大概林则徐在从北京赴任的途中就已经反复考虑好了的。不过,起作用的还不是这道谕帖里的道理,而是包围夷馆这一现实的压力。夷馆里饮水和食品的储存很少。想一想律劳卑事件当时的情况,就可了解这里一受包围就会一筹莫展。
义律进入夷馆仅四十八小时,就厢服了。
三月二十七日,他发出了一封信,保证缴出英国人所有的全部鸦片。第二天,他通知缴出鸦片的数量为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这样,林则徐才下令给夷馆供给食物。但是,仍不准雇用人员回夷馆,也不准夷人离开夷馆回澳门。缴出鸦片只是口头说说,还是真的实行,还必须要得到证实。
林则徐在根除鸦片的谋策上,曾经有建议分阶段进行的办法。他到底是个注重实践的行政官员,这一次也采取了分阶段进行的办法。这个办法是:缴出各个商人在清单上呈报的数量四分之一,则允许买办和仆役返回夷馆;缴出一半,则允许乘坐舢板船往来;缴出四分之三,贝准许恢复贸易;全部缴清,则一切恢复正常。
夷人每缴出鸦片一箱,给茶叶五斤以示嘉奖。
当时广州鸦片的批发价为每箱七、八百元,二万箱的总金额则达一千五百万元。不过,在印度的原价为每箱二百元,包括运费在内,估计实际损失约为五百万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章 虎门之烟(3)
在二万箱中,查顿?马地臣商行的鸦片占七千箱,占第二位的是颠地商行,约为一千七百箱,两者差距很大。
据美国领事彼得?斯诺的报告书说,美国人根本没有鸦片,只有为英国人代卖的鸦片一千五百四十箱,已经全部退还给义律。
烟深海国
阴历二月二十六日(阳历四月九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虎门送来报告说,鸦片趸船已送来了缴出的鸦片。
钦差大臣林则徐和两广总督邓廷桢、海关监督豫厚庵等一起,从广州乘船去虎门监察鸦片的缴出。
钦差大臣乘坐的船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烟深海国”四个字。
没收的鸦片共有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和二千一百一十九袋,比义律申报的还要多一千多袋。除去包装,净重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合一千一百八十八吨。
装鸦片的容器主要是芒果树木材做的,一百二十斤重的箱子长约一米,宽和高各为五十公分。象虎门这样偏僻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能装进二万个这样木箱的仓库。因此在广场上围起坚固的木栅栏,搭起带漆盖草的临时仓库。周围戒备森严,有监督的文官十二人,军官十人和士兵一百人昼夜巡逻。
据林则徐的日记记载,开始接收鸦片是阳历四月十一日,全部接收完毕是五月十八日,实际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此事必须认真进行。在皇帝的身边有反革新派的权臣,稍有差错,他们便会借机拖后腿。
在虎门接收鸦片的原因,除了它靠近伶仃洋外,还准备从这里由水路运往北京。如果从陆路运送,要雇用大批的伕子,在各地歇宿也需要大批的人员警卫。如果装到船上,把船舱严封,那就省掉许多麻烦。
但御使邓瀛认为把这么多鸦片运进皇都会引起轰动,而且路上也有被盗换的危险,反对运送。
把鸦片运往北京的目的,为的是以实物向皇帝证明已经完成任务。
北京与广州之间的距离,乘快马也需要跑二十天。广州发生的事件,稍有谎传,北京也很难凋查。所以凡是重要的事情,最好是看实物证据。
道光皇帝采纳了邓瀛的建议,认为林则徐说的话不用证据也可以相信。他在上谕中写道:“朕断不疑其稍有欺饰。”命令就地处理,要林则徐“即在该处督率文武员弁,公同查核,目击销毁。俾沿海居民及在粤夷人共见共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