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4 页)
一个小时内连着受了两次打击,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两天后,我跟着舅爷从井口再次下到山洞内,那些封路的淤泥早已没了踪影。一路来到城之根旁,本想将那颗不知为何失去了光芒的汴梁石放回去。却惊喜地发现,卡在石槽中的那条红头大蜈蚣,早已萎缩,成了一个暗红色的球,取代了原先的汴梁石。
怪不得我们手中这个逐渐失去了光芒。
舅爷三天来头一次心情大好,不住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我见老爷子出来后心情不错,趁机提出让志豪再回来的想法。本来想先将那小子说通,让他主动回来认个错。却没想到这两天我每天去家中找他三次,却次次不见人影。
此刻,只能先借着好心情问舅爷,却没想到老爷子一番话直接将我堵了回来:“志豪犯的错,你要从性质上来看,而不是后果。虽然老天帮了忙,重新补上了汴梁石,但你们当时并不知晓。所以他是在明明知道后果严重、且有人提醒的情况下,还要做出如此举动,必然是不可饶恕的。不能因为之后的巧合,而减轻他当时所犯错误的程度。这种投机心理要不得!我做的决定绝不反悔!此事也休要再提!”
我此后多少年来始终认为舅爷对志豪的处罚有些过重。直到真正了解了历史上汴梁石移位所带来的灾害后,方才明白,舅爷对他的处罚不是太重,而是太轻太轻了。
遥想当年他做主替那个康广辉续命,舅爷还要废掉一双腿,可见这家伙此次能站着走出去,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逐出门墙所带来的精神折磨,却并非这些肉体上的伤痛所能比的。
从山洞中出来,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刚好这天雨佳下葬,我去祭拜她后,就匆匆回了省城。毕竟高考在即,复习乃重中之重。
临走时,舅爷嘱咐我考完后回来一趟,有些事情要交代。我也没有问,老爷子也没有说,毕竟志豪这么大一根刺在心中插着,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化解开的。
虽然志豪最让我放心不下,但谁都没有想到,雨佳对他的影响,是持续一生的。
第一部 古井风波 完
全篇191000余字
谢谢大家收看。
第二部《陕北白狄峁》
第一节 临终嘱托
回到省城后,我立刻投身到了紧张的复习之中。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做各种试题,为了不分心,许多事情能淡忘的都尽量忘掉。
唯独志豪和雨佳,总是像两根摸不清位置的刺,时不时扎上那么一下,痛彻心扉,时刻提醒着自己,忘记谁都行,千万不能忘掉他们。
因为欠他们的还很多。
但是每当想到之前的事情,有时候恍惚间我又觉得志豪是对的,我是错的。至少志豪尊重雨佳,而我,则擅自把别人的生杀大权掌控在了自己手中,从来也没问过雨佳是否愿意。
又是新的一年,春夏交替,我们在最炎热的日子里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这边从考场中出来,我立刻就打点行装,第二天直奔老家县城。
在一个多月前,老家曾打来电话,说舅爷脑子里的那个瘤已经转为恶性,所剩时间不多了。家人为了不让我分心,并没有告诉我,但我还是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发现了这件事情。
在车上捂了一身臭汗,终于在县城下了车,舅爷照旧在车站上等着我,身旁却已经多了些人和事物。
舅爷是大伯骑着摩托车带来的,而他自己手中,则拄着一根探路用的拐杖。
舅爷因为脑瘤压迫视神经,已经看不到任何东西了。
摸到是我,老爷子满心欢喜地道:“好!是朝阳!得亏舅爷把你样貌记下来了。瞧这大鼻头深眼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外国人呢!呵呵呵呵!”
而我,早已泪流满面。
“欢迎晚宴”过后,我独自掺着舅爷来到街角小院,扶着老爷子在当初那张破椅子上坐下,他感慨地道:“唉~自从你和…走后,有些日子没来这里了!”
“舅爷,做手术吧!”我适时地劝老爷子道。
即使做了切除手术,复发的几率依然很大,但至少可以多挺几年。
“呵呵。”舅爷依然习惯性摸着我的头道:“不是舅爷怕做手术,怪只怪舅爷这一辈子啊,得罪的那些东西太多!我不怕他们报复我,但就是担心,那些东西用舅爷的这个身子啊,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不会的舅爷!”我意气用事道:“有我在,您不会有事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