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安慰也好。
赵茹问道:“你怎么有习贤的名字?”
刘通:“我第一次用这个名字,以后它就是我的号,我是刘通刘中明,号习贤。”古人的号有点笔名的意思,但又不完全相同。
赵茹心中淌过一阵暖意,他的字号第一次就用在我的丹青上,我要好好保存起来,俺可是拥有这个字号的第一人。古代也有追星族。
刘通见她珍而重之收好字画,看看日已西移,便与她一同下山而去。路上,赵茹问刘通:“你该知道我的来历吧。”
刘通:“不太清楚。我来猜一下,看看准不准。”
赵茹:“嗯,你猜。”
刘通:“你这么美,人间是找不到出处的,一定是天上的仙子思念凡间,下凡来了。”
赵茹呵呵笑,说道:“嗤,油嘴滑舌,这个不算。”
刘通:“那一定是龙宫的小龙女到人间来了。”
赵茹刚要笑他,却没出声,刘通说道:“我猜对了吧。”
停了一会,赵茹说道:“再猜过,不许乱猜。”
刘通:“我没乱猜。”
赵茹:“要说正经的。”
刘通:“我说的很正经。”
赵茹:“你再不猜,我可不理你了,我要走了。”心想,这个家伙如此惫懒,不吓吓他,还不知道他要往哪儿说。
刘通赶紧说道:“别走,别走,我这就再猜。啊,你气质雍容,又有焦尾古琴,那是大家闺秀。赵是国姓,而你穿戴上乘,品味高哉,出入有车马、护从,寻常人家哪能有你这等凤凰一般的姑娘,想必是皇室血统,不知是王爷的郡主,还是万岁爷的千金。”
赵茹说道:“算你识相,这才乖。”
刘通问道:“你还没告诉我猜得对不对。”
赵茹:“你这不已经知道了?”
刘通:“我知道什么呀?”
赵茹:“这么笨,慢慢想吧。”
刘通:“哎,哎,你不能这样。”
赵茹洒下一路笑声,早就去得远了,他还站着发楞。
赵家的人咋就这么神秘呢,赵如是这样,那位赵祥也是这样,回去得好好问问。可惜情报网还没建好,要不然方便多了。不过,这是不是假公济私呢?赵祥的事不算私事,赵如的事,私事成分多,公事成分少,靠自己比较对路。
回到家里,向家人请教。刘通将赵祥的情况告诉刘父,刘父沉吟半晌,点了点头。看来就是宋徽宗了。赵祥赵吉人,吉人不就是佶字么,赵吉人就是赵佶,就是宋徽宗。自己原本打算通过李师师觐见徽宗,走走夫人路线,没想到无意之中已经认识,而且他对自己印象还算不错。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问起赵如,刘府没人认得,刘通只好四处打听,一时尚无着落。其实赵茹乃徽宗之女,是为崇国公主,系徽宗第一任皇后王氏所生。王皇后1099年与赵佶结婚,生有一子一女,子即是皇长子赵桓,后来的钦宗,1100年生;女即是赵茹,崇国公主,小赵桓一岁。赵桓这一辈,都以木字作偏旁。王皇后于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去世,时年25岁。王皇后故去后,1111年,郑居中的族人郑氏继任皇后。
赵桓、赵茹八、九岁就失去母爱,跟着皇祖母长大。蔡京之子蔡掏随父进宫时,见过赵茹,很想娶她为妻。徽宗宠信蔡京,本想将女儿嫁给其子,但赵茹不喜,让皇祖母给顶回去了。后来,徽宗只好将延庆公主嫁给蔡掏。
刘通夷山赌诗,被阿碧听见,很是不爽,心想,他为一个美丽的少女跟人争风吃醋,闹得满城风雨,哪还会给刘通好脸色看?一直逼他老实交代。刘通想交代也无从说起,只知道她叫赵如,是何方神圣,却不知所云。阿碧气得发抖,以退婚相威胁,可刘通实在说不出个所以然,觉得很冤枉。
注:崇国公主的年龄不详,本书假设她比赵桓小一岁,生于1101年。
四十 家庭预备会
春试过后,学府录下出线学子的名单,报给吏部,刘通从此获得功名,正式步入政坛。他是刘正夫之子,郑居中的忘年交,崇国公主未来的夫婿,更是徽宗跟前的大红人,声名之盛,羡煞丹墀。
二月十二,郑居中与陈如海莅临刘府。刘老太太和刘正夫夫妇同往府门迎接。郑居中呵呵大笑,朗声说道:“老太太安好,晚辈与陈公公陈大人正式说媒来了,恭喜恭喜。”
陈如海:“贵府三喜临门,喜气满堂,我和郑大人特来道喜。”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