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爱逞一时英雄的人,死要面子,犟得出奇的人。自己家的事管不好,还爱耍小聪明给人家出主意:“你家的这事照我说的做,管保比现在的好等等”也不管人家是否讨厌他,所以处处碰壁。谁家有事,他都爱凑热闹,每次喝酒都会和别人吵起来,大醉后被人抬回来。孩子们觉得很丢人,后来谁家有事都避着他,怕他来闹事。有时还自作多情,常常嫌母亲不好,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村上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单身女教师,有段时间,他经常有事没事的到人家去,打人家的主意。直到那位教师搬走为止,让村人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听秀秀小姨说,也曾打过她的主意,让小姨大骂一顿才安静。真是无知,无理,无赖,可笑,不可救药。
若干年后,他也尝到了自身恶习对子女影响的恶果。秀秀的大哥虽是中学教师,但和父亲的性格一样,嗜赌成性,脾气很大,到处喝酒惹事,名声很坏,一段时间闹得被停了职。是秀秀找同学帮他调换了学校,复了职。大哥在家里经常打老婆,不高兴的时候回家作父母一通也是常事:“我结婚的时候你什么也没给我,人家能干的父母都给儿子盖房子了,你还找我帮你做活,没门!”父亲气愤地说:“你结婚的时候,我也给你花了好几千元钱,家里就那么些,还有那些弟弟妹妹,你还要什么?你上学的时间最长,花了家里多少钱?”的确,大哥的对象父母尽管不同意,但还是把那一年地里的收入给他结婚用了,家里那些年一直不富裕,八十年代初,花几千元办婚礼也可以了。大哥考了好几年连个中专也没考上,家里对他上学也做到仁至义尽了。但大哥却说:“我花钱是自己赚的,就是你给我花钱也是应该的,谁让你生我?你供我念书也是应该的,我没考上,我也不领你的情。你也别说我,上梁不正下梁歪”。于是父亲大骂,两个人对喊起来,互相揭着对方的短处,弄得鸡犬不宁。直到弟妹们把大哥推走为止。有时妈妈说大哥几句:“你小时候,我最疼你了,不给妹妹们做衣服,也给你做。可是你们分家都没和我们吃团圆饭,搬东西就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我待你媳妇很好,可你媳妇每天对我都没有笑脸。”大哥说:“吃什么饭,我们也没分到什么东西?咱家的人都这样,都是别人不好,都是自己对得起别人,不看看自己是什么根。我姥爷家什么名声,你不知道吗?我这样做也比你家人强!”一下子把母亲也气疯了,骂他!又是一场大战。有几次弟妹们上学急着用钱,管他借,他总说没钱,怕弟妹们还不起。甚至弟妹们在他所在的学校读书,他连分个好班级都不帮忙,自私之极,姐妹们对他的印象就是自私、不孝、没修养、恶语伤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弟妹们多数都比他家过得好了,但他家有事弟妹们都不愿意帮忙。他现在才醒悟自己遭受的冷落:“我好像没有弟弟妹妹!”。
老弟是懒得出奇。日上三竿却久喊不起,父母下地干活,他在家睡觉。房子要倒,大龄未娶却整天混日子。这样的不成器,父母也无奈。每年混到年底,到姐姐家让姐姐帮做身衣服,穿一年。一次老弟去秀秀家,秀秀让他带回一千元钱,还家里的抬款,因为已经抬人家好几年了。一千元钱的抬款,每年都要多给人家二百元钱的利息,很不划算。姐姐们生活也不富裕,凑一千元也不容易。本来挺好的事,但老弟回家后一夜之间全赌输了。母亲知道后大哭了一场,以后谁也不敢让他带钱了。如果姐妹们不凑钱盖房子,帮他娶媳妇,安排工作,就会成为父母的一害。秀秀母亲常说:“要是你老弟在家,没有工作,总作我,我就得少活十年,有媳妇也得离婚,你们帮了我大忙了。”
为了赌博喝酒,秀秀的父亲不惜抠出母亲手里的一元钱。记得当时家里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对小箱子,秀秀妈常常把仅有的一点卖鹅蛋的钱放在那里,留着给孩子们买些本子,买些日用品。但只要秀秀爸爸知道有钱,就一定要去买酒或去赌钱。不给就耍,又骂又打,又要劈箱子,直到要去为止。没钱的时候,只要能赊到酒就喝,只要能借到钱就赌。那吃喝玩乐的程度让人觉得似乎明天就是世界的末日了,全不顾妻儿的感受。就是过年孩子们吃不上一顿饺子,他也得把仅有的一点钱用在玩牌喝酒上。记得一年腊月秀秀回娘家正好赶上村人要债,父亲在炕上玩牌,那个要债的人说话很难听:“有钱玩牌,没钱还账?就20元钱给不起?年前一定得还上,不然过年我也来要!”秀秀只好替父母还了债务。此后秀秀一回家,就有人来家里要债,秀秀很是无奈。有一年秋收后,玉米刚打完,就有邻村的人来要玉米抵债,说是春天借的一千元,问起来才知道是父亲借的赌债。年关时为父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