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006年9月22日星期五)
儿子从学校带回第一期“教师家长协会快讯”,4页纸,浅黄色,图文并茂,是近期学校的一些活动情况。快讯上刊登了很多消息:
“会长报告”说,这个学期有些人离开了学校,但也有新人加入了教职工行列。暑假期间,很多家长花费时间帮助换新校长和新老师,在此表示感谢。
9月15日星期五晚上5∶30~7∶30,将举行晚餐会,这是家长、孩子、学校交流的好机会。请带上够8个人吃的菜,沙拉、开胃菜、小菜或甜点都行。别忘了带分发菜的碟子勺子之类。如果活动结束后想收回这些器具,最好在每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协会将提供热狗、汉堡和饮料。愿意参加布置、清理和烧烤的志愿者,请与××联系。晚餐期间还将进行旧书销售,价格很低,收入将用于支持教师家长协会。
协会需要一位“六校委员会代表”,代表学校参加月度六校委员会会议,每月参加教师家长协会行政委员会会议并汇报六校委员会会议的情况,向快讯编辑提供有关消息,有意者请与××联系。
图书管理员需要家长志愿者,如果您愿意帮助学校图书馆,请与管理员接洽。
“致谢角”:感谢××在暑假期间慷慨担当学校前台登记,感谢××组织了学校大扫除,感谢××及协会提供了精美午餐,感谢××志愿担任协会代表,参加公园协调委员会,协调学校娱乐中心的建设工作。
Chantale Wong是一位家长,他说:学校网站上有各期协会快讯,我将于10月7日~28日出国在外,现需要有人帮忙更新网站。
9月30日星期六将举行娱乐活动,孩子们要爬墙越障。去年我们请每班孩子的家长负责一项活动的安排和帮助,效果良好,今年还准备如此,请家长们自愿签字参加。
快讯还提醒家长给协会捐款(见2006年9月5日纪事),以及请家长推销一份印刷品上宣传的礼品盒及巧克力,说销售额的一半将归学校。
看了其他家长如此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真有点坐不住了。我们过去好像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没有闲心、没有习惯跟学校如此热乎。惭愧。
。。
“请客”的午饭
(2006年10月27日星期五)
收到一位美国朋友的电子邮件:明天会后,可否一起吃午饭?我高兴地答应了。
会议在我们单位的会议室举行,由我介绍中国的一些情况,经常打交道的美国政府三个部门的朋友提问。大家很熟,讨论很热烈。中午12点多,会议结束了,其中两个人握手离去。我多少感到有点不自在,一起开了一上午会,吃饭却不叫上人家!
其余四个人和我一起走到附近的一家日式餐馆,大家围坐在一张圆桌旁,一边点菜,一边谈中期选举,谈生活趣事,欢声笑语。吃完饭,其中两个人有事,要提前离开。她们各自拿出几张票子放在桌上,笑容满面地走了。我感到浑身不自在,请人吃饭,却要人家自己付钱。
看看“请客”的人,谈笑自若,像没事人一样。当她的同事,那位男士也拿出现金给她的时候,我再也坐不住了。我问她:我是否也要自付呢?她笑答:当然不用,你是客人,她们不是客人。我又问:这是你们政府的规定吗?她答:不是,政府不会给我们午餐付钱的。原来她是自己掏钱请我吃饭啊!
日餐味道不错,但饭后我一直心里不踏实,思前想后,怀疑自己失礼。第二天给共进午餐的一位朋友打电话请教。她告诉我:她收到电子邮件,问是否可以一起吃午饭时,她根本没有期待邀请者会为她付款,由于工作的原因,她们经常一起吃午饭,大家都是各付各的。她还向我解释:今后遇到这样的邀请,在不敢肯定谁付款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客气一下自付自的。看来,我那天是真的“傻冒”了。
“一起吃午饭吧”,发出这样的倡仪,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一起吃午饭,基本不涉及“我买单”的问题,最多是为了给你提供方便,我刷卡,你把现金给我。美国人也真好意思,真做得出来。
。 想看书来
斑斓华盛顿
(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
金光灿烂,红色飘飘,让人*,现在似乎是枫叶的天下。经历了春夏的默默无闻,到了初冬时节一鸣惊人,随处可见枫叶的婀娜多姿。除了耀眼的金黄和鲜红,还有*心弦的嫩黄。有的枫叶,周围一圈艳黄,中间仍是浅绿,金色和绿色的和谐相处,引人遐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