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蓝关就是蓝田关,它是丹水古道从长安出发的起点。顺流而下到达丹凤县的武关,既古代秦楚两军之间的桥头堡,也是古道的终点。因此,丹水古道又称蓝田道或武关道。
这条古道,或许还见证过夏王朝彻底灭亡的最后一战。很久以前那个“夏耕之尸”的故事里,就曾提到过“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有人怀疑,这里的“章山”实际上位于武关所在的丹凤县西,应该就是丹江南岸的“商山”。
丹水往东,和商之间隔着崇山峻岭。从地理上看,这一带也是商王朝管理的死角。
丹水的下游,往南是庸国、卢国、荆襄。出丹江口往东不远就是河南的南阳。南阳到襄阳,是中国古代一个智力十分密集的地区,出过不少经天纬地之才:诸葛亮出山以前,隐居的地方是在南阳还是在襄阳,到现在都还在争论,而襄阳就在古卢国偏北一点。诸葛亮虽然是山东人,但他十五岁就到了这里,其知识的积累和见解的养成就在这一带。
而南阳在商周时期,地近吕国:
“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吕尚先祖封。”(《括地志》)
说是有个叫“吕尚”的人,其先祖的封地就在南阳县西三十里的吕城。
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字牙。后来人们习惯在“牙”前加上“子”,意思是先生,表示尊敬。——原来,他就是被儒、道、法、兵诸子奉为“百家宗师”的姜子牙!
古怪的过客
大约是公元前1100年前后的一天。从这一天起,丹水边的髳乡不再平静。
这一天,丹水上游来了一支奇怪的队伍。他们既不是商队,也不是土匪。其中有不少人常常路过这里,是髳人部落首领的座上宾。当地的髳人大都明白,他们来自周原。
但这一次有些奇怪,领头的是两个英气勃勃的中年人,看样子来头不小。
自打他俩经过这里以后,这条道路开始繁忙起来。一队队人马从丹水古道秘密地开往南方,也不知去了哪里……
丹水边的髳人不会知道,这两人一个叫太伯,一个叫仲雍,是嫡亲兄弟。他们的真实身份,是岐山脚下周族头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和次子。古公亶父,就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周武王姬发的曾祖!
他们行色匆匆,要到哪里去呢?这还要从古公亶父南迁到岐山说起。
周人从海拔1000米以上的黄土高原腹地,迁移到渭水上游海拔600米左右的关中盆地西部,不仅重新获得了利于耕作的水土资源,也获得了华夏一族广泛的群众基础,更巧妙地避开了鬼方、戎狄的锋芒,节省无谓的消耗,以空间换时间,集中精力抓发展,为日后的乘势而起、逐鹿中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一时期的高速发展,使周族的势力在关中平原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古公亶父也因此野心大盛,并作出了一系列志在天下的战略部署: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诗经&;#8226;鲁颂&;#8226;宓宫》)
诗中的大王就是古公亶父。周人认为,“翦商”的计划最早由古公亶父制定,文、武二王不过是计划的实施者。计划的第一步,亶父让三儿子季历娶了殷商贵族之女太任为妻: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日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诗经&;#8226;大雅&;#8226;大明》)
与商贵族结亲,使周族得到商王的信任,得以放手在关中平原发展。“太任”在南迁岐山的那一年生下的长子,就是姬昌。为了进一步麻痹商王,古公亶父实施了第二步战略:确定季历为继承者、姬昌为第三代接班人,显示对商王绝无二心:
“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史记&;#8226;周本纪》)
事实证明,这一安排险中求胜,获得奇效。后来季历、姬昌父子凭借殷商外戚的身份与商王正面周旋,虽仍有季历被杀、姬昌被囚的奇险,但最终还是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古公亶父的政治智商还远不止此。他明白,仅靠夏、周两大板块的实力还远远不够,要夺取殷商政权,必须联络更多的盟友。于是,他迅速着手实施第三步战略:派出大儿子太伯、二儿子仲雍南下发展,对商王朝形成迂回包抄之势——
“季历之兄曰太伯,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