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页)
。毕为天网,'二'主网罗无道之君,故武王将伐纣,上祭于毕,求助天也。'三'夫仲夏甲申为八魁。'四'八魁,上帝开塞之将也,主退恶攘逆。流星状似蚩尤旗,或曰营头,或曰天枪,出奎而西北行,至延牙营上,散为数百而灭。奎为毒螫,主库兵。'五'此二变,郡中及延牙士觽所共见也。是故延牙遂之武当,'六'托言发兵,实避其殃。今年比卦部岁,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灭火,南方之兵受岁祸也。'七'德在中宫,刑在木,木胜土,刑制德,今年兵事毕已,中国安宁之暛也。五七之家三十五姓,彭、秦、延氏不得豫焉。'八'如何怪惑,依而恃之?葛累之诗,“求福不回”,其若是乎!'九'
注'一'盖秦丰黎丘一名倚弥也。
注'二'毕,西方宿也。
注'三'史记曰,周武王即位九年,上祭于毕,东观兵于孟津也。
注'四'历法,春三月己巳、丁丑,夏三月甲申、壬辰,秋三月己亥、丁未,冬三月甲寅、壬戌,为八魁。
注'五'春秋合诚图曰“奎主武库之兵”也。
注'六'今均州县也。
注'七'比卦,坤下坎上,坎为水也。
注'八'春秋运斗枢曰:“五七三十五,人皆共一德。”
注'九'诗大雅曰:“莫莫葛藟,施于条枚,恺悌君子,求福不回。”注云:“葛延曼于木之枝而茂盛,喻子孙依缘先人之功而起也。回,违也。言不违先祖之道。”
图谶之占,觽变之验,皆君所明。善恶之分,去就之决,不可不察。无忽鄙言!
夫周公之善康叔,以不从管蔡之乱也;'一'景帝之悦济北,以不从吴濞之畔也。
'二'自更始以来,孤恩背逆,归义向善,臧否粲然,可不察欤!良医不能救无命,强梁不能与天争,'三'故天之所坏,人不得支。'四'宜密与太守刘君共谋降议。仲尼栖栖,墨子遑遑,忧人之甚也。'五'屠羊救楚,非要爵禄;'六'茅焦干秦;岂求报利?'七'尽忠博爱之诚,愤满不能已耳。
又与仲况书谏之,文多不载,于是仲况与龚遂降。
注'一'史记曰,周公以成王命伐殷,杀管叔,放蔡叔,以殷余人封康叔为恚Ь��
注'二'济北王志,高帝孙,齐王肥之子也。吴楚反时,坚守不从,景帝贤之,徙封为淄川王也。
注'三'扁鹊之见桓侯,项王之敌汉祖也。
注'四'支,持也。左传曰,晋汝叔宽曰:“天之所坏,不可支也;觽之所为,不可干也。”
注'五'班固曰“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也。
注'六'庄子曰“楚昭王失国,屠羊说走而从于王。昭王反国,将赏从亡者,及屠羊说。屠羊说曰:‘大王失国,说失屠羊;大王反国,说亦反屠羊。臣之爵禄已复矣,又何赏之有?’遂不受”也。
注'七'秦始皇迁太后于咸阳宫,又扑杀两弟。齐人茅焦解衣伏质入谏,始皇乃迎太后归于咸阳,爵茅焦为上卿,焦辞不受。事见说苑也。
龚字孟公,长安人,善论议,扶风马援、班彪并器重之。'一'竟终不伐其功,潜乐道术,作记诲篇及文章传于世。年七十,卒于家。
注'一'三辅决录注曰:“唯有孟公论可观者。”班叔皮与京兆丞郭季通书曰:“刘孟公臧器于身,用心笃固,实瑚琏之器,宗庙之宝也。”
杨厚字仲桓,广汉新都人也。祖父春卿,善图谶学,为公孙述将。汉兵平蜀,春卿自杀,临命戒子统曰:“吾绨鳉中'一'有先祖所传秘记,为汉家用,尔其修之。”统感父遗言,服阕,辞家从犍为周循学习先法,又就同郡郑伯山受河洛书及天文推步之术。'二'建初中为彭城令,一州大旱,统推阴阳消伏,县界蒙泽。太守宗湛使统为郡求雨,亦即降澍。'三'自是朝廷灾异,多以访之。统作家法章句及内谶二卷解说,位至光禄大夫,为国三老。年九十卒。
注'一'说文曰:“绨,厚缯也。”绨音提。
注'二'益部耆旧传曰:“统字仲通。曾祖父仲续举河东方正,拜祁令,甚有德惠,人为立祠。乐益部风俗,因留家新都,代修儒学,以夏侯尚书相传。”
注'三'袁山松书曰“统在县,休征时序,风雨得节,嘉禾生于寺舍,人庶称神”也。
统生厚。厚母初与前妻子博不相安,厚年九岁,思令和亲,乃托疾不言不食。
母知其旨,惧然改意,'一'恩养加笃。博后至光禄大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