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资本家(第1/1 页)
接下来,还有一场长江航运公司的会议。 参会者有袁鸿泰、袁鸿舟、袁鸿亮、袁族长、舜华。 王安和王衍爵被邀请列席会议。 会议流程跟长江装卸公司一样,讲话者换成了总经理袁鸿舟。因为人少,袁鸿舟讲话还算顺利。 长江航运成立一年多来,新增了四条四百料的沙船,加上创业时的两条船,一共有六条大沙船。 公司目前业务稳定,除了承接王衍爵两个仓库之间的运输业务外,还承接其他业务,因为船大,多数时候,承接的是粮食、盐铁、竹木等大宗商品。 长江装卸的业务拓展到各地,为长江航运介绍了不少新业务,每次回程的船,也被装得满满的。 这是意外收获,几位创业者都没想到。 袁鸿舟讲完,舜华问列席会议的王安和王衍爵:“二位对这项生意怎么看?” 王安没有多少钱,他的钱,还完高利贷后,大部分都孝敬给宫里的皇爷,和他的干爹了。 他想调回北京城,在宫里谋个高级点的职位,太监也要上进,否则,只有被人欺负的份。 他一向拿的是干股,从来没有需要自己掏钱投资的,但这长江航运不同,人家的生意求不到他名下来。 能拉他来投资,都是舜华对他的回报,因为他给茉莉花茶请来了贡品茶的名号。 他问:“买一条大沙船要多少钱?” “我们在武昌买的船,二千五百两左右。”袁鸿舟说。 “公公,所谓投资不是这样的,”舜华说,“您投的钱,占公司股本的比例,就是您最后分成的比例。 本次融资,公司要把资金集中起来,买船也好,开展其他业务也好,统一调度,大家一起商量。 “哦,那咱家投多少好呢?” “公公要是看好这项生意的前景,相信它能赚钱的话,一千两起步。” 王衍爵看见舜华的大眼睛又弯了起来,淡淡的酒窝在脸上显现,这丫头又要露出那狐狸似的笑容了。 “舜华还是那句话,公公以后回宫,也需要银钱上下打点。 您投到长江航运的钱,是活钱,只要长江航运的生意在,您老就一直能挣钱。” 舜华心里说,比你当太监强多了。 但是,人家为了太监这份职业,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她决不能在人家的伤口上撒盐。 “咱家相信舜华小姐,这是咱家的投资。”王安下了好大的决心,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那是他刚拿到不久的上月分红。 “公公放心,单看这一年,长江航运就买了四条船,这生意就亏不了。” 舜华接过银票,放入一个小箱子里,拿出一份契书,填上“贰仟两”的数字,让袁鸿舟、王安、袁族长,分别在甲方,乙方、证人后面签字,摁手印。 王安签完字,桌上几人齐齐地转向王衍爵,王衍爵学舜华的样子举起了手:“我想问一下,公司下一步的投资方向?” “王公子有何高见?”袁鸿泰问。 “再买船的话,本公子建议买浙江船或海船。”王衍爵说。 众人等着他后面的话。 王衍爵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地说道:“浙江船既能在长江里航行,也能在长江口外的近海航行。可以把货运往海上的岛屿,与海外来的客商交易。” 王家,还有江南的大商家,哪家不是靠做这种生意发达的,仅靠内地这点生意,那个沈万三能修得起南京城墙? 众人都吓了一跳,这不是走私么?让官军抓到,还有命在? 舜华给各位的茶杯里续了茶水,示意大家喝口茶压压惊。 然后她才说道:“王公子的意思,他目前在往登州运军粮,走的是近海航道,咱们买海船的话,就有稳定的生意。” 袁族长毕竟老道一些,他问:“那也是临时的,谁知道能运多久?” 舜华心中回忆了一下,大明朝这场援朝抗倭的战争,能打多久,据说耗资巨大,连大明财政都被拖垮了。 “总还有六七年的生意做,”舜华说,“咱们经营得好的话,一年左右就能回本,然后赚到的都是利润。” 众人都看向她,连王衍爵也一样,一脸“你怎么知道”的表情。 舜华把话题拉回来:“王公子,你投多少钱?” 众人这才醒悟:对哦,差点被带偏了。 王衍爵痛快地说:“我投一万两。” 袁鸿泰与舜华对望一眼:咱们六条沙船加起来,也不到两万两的身家,你一来就投一万两,一下子成了大股东,这公司以后听谁的? 不行,咱们也得投资! 王衍爵看出了大家的心思,笑了笑说:“我也没时间参与管理,公司现在怎样运作,以后还是怎样运作,我只要分红就行了。” 这就是资本的力量,舜华心里叹气:自家呕心沥血地筹划半天,舟大伯风里雨里地在长江上漂流,挣的钱都要被资本拿走大头。 自己几人倒成了给资本打工的了。 最后,舜华和袁鸿泰各出一万两,袁鸿舟出六千两,袁族长代表袁氏家族出资两千两,袁鸿亮出资一千两。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