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挡人财路(第1/1 页)
再说周阿公,接到舜华的信后,知道王二公子来袁家村的主要目的,是打探陈家村的地址,要算计陈阿公一家。 果然,周阿公心道好险,幸好他早早地,就让袁族长下了封口令,有向外人泄露茉莉花茶产地的,开除工作,全家出族,逐出袁家村。 如此严厉的命令之下,王二公子折腾了近两个月,愣是没打探到陈家村的位置。 现在,王二公子和他的手下被抓,周阿公赶紧安排许栓子,带着五个护卫,去陈家村守护,直到今年的产茶季结束。 再说于兴和王廿一,乘海船南下,到了南京,先往吉祥坊的王家大宅,投了王衍爵的信,连润龙里也没去,又搭上船,赶往袁家村。 王衍爵的信,语气十分严厉,信里警告他,不要被人当枪使,王嘉爵万一有个好歹,他的小儿子,可才十一岁!能接他的班么?别到头来,把生意拱手送给了其他族人! 王鹤寿吓了一跳,派儿子去瑞昌,只是打听一下卖到南洋的砖茶,是不是那里产的而已,又没有要抢夺的意思,怎么就触到王衍爵的逆鳞了? 嘉爵那小子,定是在瑞昌闹得不像话,让人告状告到北京去了。 想到儿子的安危,他坐不住了,锐声吩咐套车,他要去鸥鹭亭。 车还没套好呢,管家来报,门口来了二公子的两个朋友,声称有大事要禀报。 王鹤寿脸都白了,吩咐管家:“快带到书房来!” 两位逃走的纨绔,还知道上王家来报信,也算有种。 “世叔,大哥他……他被锦衣卫抓了……”两人现在说话,还在发抖,可见是吓坏了。 “详细说说,怎么回事?袁家村怎么有锦衣卫?” 一个时辰后,王鹤寿脸色惨白地出门,上车的时候,怎么也抬不动腿,还是身后的小厮扶住他,才勉强登上马车。 鸥鹭亭上,只有汪伯彦和杨应焘在赏景喝茶。 去年出海,他们都大赚了一笔,鸥鹭亭上,几乎日日笙歌。 时维四月,上新河边的柳树、梧桐、榆树,早已换上了新装,桃树已结出指头大小的果子。 虽然没了春天花红柳绿的美景,但浓密的树冠,洒下片片荫凉,人行河边,十分惬意。 王鹤寿的马车行驶在河边,他却一阵阵地出冷汗,到亭边下车,他连鸥鹭亭的二楼,都上不去了。 他被两个随从左右搀扶,几乎是抬上了二楼。 楼上二人一见他的样子,连忙起身,亲自拉过一把椅子扶正,等他坐下,才问他:“老王,这是怎么啦?” 王鹤寿一拍大腿,厉声嚎道:“我那逆子,他闯祸了……” 王嘉爵是他们商量后才派出去的,二人一听,也着急起来,连茶也忘记给王鹤寿倒了,忙问:“快说说,究竟怎么回事?” 王鹤寿把儿子受命到袁家村,打探消息的前后经过,大致讲了一遍,最后说:“我家大器,发现那织麻袋的纺织厂,防守严密,就觉得那里,不只是织麻袋那么简单。 又发现,璇子巷失踪的钟二,也出现在码头镇,就知道那那厂子里有猫腻,前后派了几拨人去打探,都没有成功。” 他说:“我派给他的护卫,身手都是不错的,谁知那里守卫的,都是武林高手。” 二人听他说得玄乎,都伸长脖子等待他的下文。 “最后一次,我儿使了个‘调虎离山计’,想引开护卫,潜入厂子里一探究竟,谁知派出去的两个人,都没有回来,我儿到厂子里要人时,正碰上锦衣卫……” “二公子现在哪里?”汪伯彦问,“锦衣卫怎么会出现在袁家村?” 跑回来的两人,只看到了锦衣卫拿人,没看到袁知县来颁布圣旨的环节,他们也不清楚,王衍爵到底是被锦衣卫拿到北京去了,还是交给了当地官府处理。 杨应焘心里很后悔,派王嘉爵那个草包出去办事,为个狗屁的调虎离山,居然让人纵火烧民居,真是不知所谓。 但是,看王鹤寿的样子,他们也不能不管,见再问不出其他有用的信息,他和汪伯彦对视一眼,立即做出安排。 “叫杨桐来。”他吩咐随从道。 杨桐是杨家的护卫头子,掌管着杨家明里暗里的护卫队。 杨桐是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他健步上楼,对着杨应焘行礼:“老爷请吩咐。” “你安排人,往瑞昌去打探消息,看看王二公子,有没有在县衙大牢,如果在,帮他打点一下,无论花多少钱,一定要保证王二公子的安全。” 杨桐低头应是,转身下楼去了。 王鹤寿着急地说:“还有北京……” 汪伯彦说:“你们家在北京,有位首辅,还需要我们派人吗?” 杨应焘也说:“花多少钱,我们出,这人,最好是你派,到首辅家,什么消息打探不到?况且,王二公子真要在北京,直接找首辅捞人,不比我们层层托关系,来得更快捷?” 王鹤寿说:“要请动首辅,还得我亲自去才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