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要,经旅大市农业局的要求,用微量元素研究促成大豆质与量的增产方法(此法易于推广且成本极低),经过室内试验、盆栽、示范农场种植及生产队种植,并进行脂肪及蛋白质的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农业增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还进行了棉花、玉米、花生等作物的研究试验,有论文四篇,分别发表在农业学报、作物学报、及遵义医学院学报上。
二,生物资源方面的调查研究(一九七五——一九八八年)。在山西进行了植物、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兽类的资源调查研究,论文均发表在学院的学报上。植物方面系结合教学、下乡采药,对山西霍县及和顺县的中草药名录做了研究报道。以上共发表论文七篇。
三,动物寄生虫方面的研究(一九八零——一九九一年)。寄生虫的调查研究中有新种纪录、中国纪录及本省纪录多种。在蝙蝠体上捕获的蚤类,为世界上未发现的新种——山西蝙蚤。此项研究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对山西省的省鸟——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褐马鸡的寄生线虫研究获得了好评,论文发表后,已被国外两种探索刊物摘录。在鸟体中发现的一种吸虫(双本环肠吸虫)为我国首次发现。此外还对山西省家犬肠道寄生蠕虫作了研究(农大学报发表)。
四,医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一九八三——一九九三年)。结合医用生物学的教学(细胞生物学及医学遗传学)进行了有关遗传病及地方病的研究,共发表论文三篇,有“先天愚型儿的核型分析及皮纹观察”(山西医大学报);“地方性克汀病患者发样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及“地方性克汀病的家系调查”(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在社会工作中,曾担任山西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及副理事长等职,并在山西省及太原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省世界语协会中担任理事。辞条收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授人名录》及《山西省科技人名录》《中国百科学者传略》(原名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
据说这位老人还在世,他老人家有个儿子叫邢常福(取其音),在山西省电视台工作。有一年清明时节,我在村里还见过他老人家,那年大姑父还在世,记得我们见面的地点就在村东桥上。
邢天银:民间艺人的一生
邢天银:民间艺人的一生
在外父家斜对门处,有一条朝南的小巷。巷里有二户人家,其中有一位老人,他叫邢天银,生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九日。因其身材瘦长,村民给他老人家起了一个外号:长天银。长在此与短为反义词,读音为chang;取意为身高。
为其立传的原因有二:一,这位老人似乎与我有缘。小时候,我家住在村西,他老人家住在村东,见面不多,又有年龄悬殊的因素,自然来往也就少。村里人所谓的来往,一指说话,二指办事。前者多指现象,后者则为前者的本质。与这位老人的缘分,是我成家之后的事情,因他家与外父家住的不远,村里人又有坐街的习俗,因此见面的机会也就多了,相互打招呼的同时,内心竟有一种舒畅的感觉。
第二个原因与文化有关,老人文化不高,但出口成章的本事,却是村里人所羡慕的。所谓的顺口溜,又能紧跟时代形势,计划生育有一套,农田基本建设又有一套。
因自己爱好文学,也深知文学创作的源泉来自基层。每次回村,就留意这方面的事情。遇到一件有趣的事,或听到一句有趣的话,随时记在日记本上,以备后用。
在我写这本书时,翻开二零零二年的日记本,当年八月十七日就写着这么几句话:日前回村,专程拜访老人(指邢天银),记下三首老人临时编的顺口溜,算是纪念。
九台机器立顶柜,
�咕驮诳由纤��
柳叶眉,����
杏核眼,赛如铃,
佛寿鼻子正当中,
元宝耳朵左右分,
樱桃小口笑盈盈。
头发又�烙炙椋�
脸庞又白腰又细,
走起路来挺干起,
见了男人会妖气。
第一首指的是村民解放后的新生活。九台机器里面好像包括: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另六项不知指甚。立顶柜,算是那个时代的时新家具。第二句有逍遥自在的感觉,又有农民那种很容易满足的生活态度。
第二首与第三首,形容的是好看女人的容貌。这也是村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让老人欣慰的是,生一儿一女,听话孝顺。儿子叫邢润亭,年龄比我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