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1/4 页)
进攻独山敌人,并以一部监视苏家埠敌军,军部则率第十师全部埋伏在独山麻埠间的要道旁,
俟麻埠敌军出动救援独山时,即在野外歼灭之,并乘机占领麻埠。
第二天是我们休息的日子。我大部分时间和许继盛恳谈,他向我说明他的主要见解。他
批评中央一意巩固苏区的政策,认为这带有保守的色彩,更易被一般苏区同志误解,仿佛红
军的主要任务,就在保护他们。他主张红军自由发展,不要负担“巩固苏区”的包袱,应该
到很远的地方打游击,以期获得迅速的发展。他认为中共中央派邝继勋任军长,是一个错误
的决定,因为邝的军人资格虽老,可是游击经验却不如红军的老团长,现在由他担任红四军
的最高领导,就失去了发展的前途。许继盛不重视政治工作,并说军政治委员余笃三能力薄
弱,其他各级政工人员,又多为后进。因此,许继盛主张中共中央给予他们那些军官以全权
指挥军队的权利。
许继盛也承认红军优缺点,譬如对妇女的态度就不对,甚至高级军官,包括他自己在内,
也有一些罗曼史。但他觉得这些事都要在军事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才能获得根本的改善。
我曾向他多方解释,指出不可将苏区与红军,党和红军分别开来看。不可有单纯军事发
展的观念。红军无论到什么地方都需要有后方的补给,否则便无由发展。因此,需要根据土
地革命的政策,巩固作为红军后方的苏区。事实上能否如是,故有待于力量的发挥,但我们
在原则上总应如是想法。红军如果失去统一的党的领导,即使有一些很好的军事指挥同志,
也许仍会和国民党军队一样,在行动上溢出主义的规范。红军到远处发展的观念,很可能被
误解为只是找一个富庶区域去享受一番,或者专靠军事力量去打江山,那也不过是流寇式的
行径。
经过我这番解释,许继盛也自觉理屈,表示接纳我的指示,也没有再提不满沈泽民的话
了。我更近而指出,一个中共军人与土匪军阀是不同的,并劝告他不可一味以为能行王道,
就比国民党军人高,他还要勉力做一个近代的为人民服务的军人。至于邝继勋同志如果力不
胜任,自有正当的解决途径,但不可有取而代之的英雄思想。政治工作应予以重视和充实,
不应根据现状轻视它。我也说到我欢迎同志们提供意见,但不愿他们固执成见。许继盛虽满
口接纳我的意见,但他后来并没有依据我的承诺办事。
第三天,我军少数部队配合地方武装,由正面向麻埠之敌佯攻,主力则暗中绕道移向独
山。我方军事行动大体布置得很妥当,但沿途的乡村苏维埃组织却充分暴露出了弱点,对我
们的照料并不热烈,有的甚至连负责人也躲避了。我发现这些苏维埃组织,不过是空招牌,
那些负责人,有的畏惧敌军,有的也许暗通敌军。我们为了保密起见,就连我军此行目的地
也不告诉他们。
25/166
… Page 362…
《我的回忆》第三册
第四天拂晓,我们很顺利的解决了独山之敌的大部份,获枪约六百枝,但已出麻埠救援
独山的敌军,则因我军过早暴露目标,折回据守麻埠区的高山阵地,凭险抵抗。在这些战役
中,我也觉得邝继勋的指挥不够精细。他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过早命令第十师出击,等到麻埠
敌军退回阵地坚守,又指令第十师攻坚,因而我不得不向邝建议暂停进攻。这件事,当时在
场的高级军官都认为我的处置适当,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
果然,麻埠敌军因我军占领了独山,后路已断,不两天就绕道向苏家埠撤退了。我们原
料到麻埠之敌,不几天就要逃走,我们正好中途截击,但我军却迟了一部,敌人已先期跑了。
这件事又与邝继勋的指导有关系,因为他估计麻埠之敌不会这样快就逃走,所以没有作必要
的准备。这使我觉得邝委实不够机警,而且还表现了固执的好胜心。我当时没有表示任何批
评,但对红四军领导之改进,已认为是必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