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健康的家庭环境,让他形成健康的决断,那么就是为他的将来铺垫了一条宽广的成功之路。
心灵处方
让吴先生放下架子是很困难的,在现实的挫败和维护虚荣的面具面前,他选择了面对现实。因此,他哭了,为自己的幼时难过,为那个“小大人”伤心。他回到了30年前,与幼时的自己换位思考——这种哭泣疗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家庭经验不良的人,但一定要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回溯生命本源,调整性格缘起,是生命工程的大事。
引言(1)
手足之情不同于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亲子关系是:孩子就是要靠父母养活,他们之间等级明确,有实质性代沟。而两性关系需要异性间进入彼此的本质,用性来完成缔造家庭、传宗接代的任务。手足之情的特征表现为趋于平等和精神上的依赖,在精神层面上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最高层次的心灵互动。
在兄妹关系中,妹妹对哥哥的要求完全可以无条件表达,无条件依赖哥哥;弟弟对姐姐也是这样。反过来,兄长或姐姐对弟弟、妹妹也是无条件保护和管理,他们之间在互动时无须事先声明,完全处于理所当然的状态。但理论上,他们绝不深入接触到对方的生命实质——养育和性。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手足关系之间也多少存在部分的亲子、两性关系的性质。比如当家中的大人长期不在时,兄长或姐姐也会自然地挑起父母的责任,承担起养育弟弟、妹妹的义务。在两性关系方面,兄妹或姐弟虽不可能发生实质性的性关系,但他们彼此间都会形成“共存模式”,此模式会影响到他们将来寻找配偶时的标准,以及在此标准下产生的手足关系。
比如一个男孩子如果有和姐姐长期生活的经验,他就有可能把此经验带入寻求配偶的观念中。表现为,他有可能对一位年龄大于他的女孩子产生兴趣,与她相处时,他也会不自觉地把以往姐弟关系带入其中,以姐姐的标准要求、衡量对方。兄妹关系亦然。但也有例外,就是他们有可能找一位与手足异性完全相反的人。比如妹妹找一位与哥哥性格截然不同的男性作丈夫,那么也许是因为妹妹在与哥哥相处时感到压抑,或无法自主,哥哥在某种意义上更像父亲,于是这个妹妹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弹,其本质用意,也是在潜意识中寻找一个她所希望的哥哥。
手与足同为身体器官,各司其职,且在运作时协调默契,它们早在出生前就已经过千百次的“磨合培训”,熟练程度非比寻常。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正如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一样,既缺一不可,又相互理解、作用,而打破这一平衡,对身体来说,就意味着残疾。
对当今大多数的“80后”而言,他们的手足关系便处于“残疾状态”,因为他们基本上从小没有兄弟姐妹间的玩耍,长大后也没有手足间无条件地付出与索取。他们没有为兄弟姐妹负责的机会,甚至连牺牲童真的机会都没有。因此他们往往团队意识淡薄,缺乏协作关系。对他们而言,一切同龄间的关系都是有条件的,自己不必为环境负责,环境也不必为自己负责,个人与环境之间只是交易关系。所以在一些人看来,“80后”,包括“90后”的年轻人没有责任感,没有人情味,非常自我且目中无人。
让我们把时光推移到20多年前。在一所房子里,有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当他呱呱坠地时,像所有的婴儿一样可爱、纯真。当他长到两三岁时,上了幼儿园,看到别的小朋友手中的小玩具,自己也喜欢,想拿来玩,对方不给,于是老师和父母告诉他,他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对方交换。这就是最初的交换意识,于是他了解了平等。回到家里,他拿着小朋友的玩具对父母说,还要用自己的玩具去换新的,但此时的父母已经很累了,他们用各种方法“说服”了孩子。可他是不理解父母那个累的,他只知道,从交换中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他喜欢这种交换和分享,可自己没有能力支配这种快乐,于是,他开始感到孤独。
引言(2)
他希望父母和他一起玩,并同他们产生交换和分享关系,然而父母有父母的事,不可能像同龄小朋友那样和他有相同的兴趣。久而久之,他对父母彻底失望了,只要一回到家,他就不得不面对“自己一个人独享玩具”的现状,但他不会去问父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他只是越来越认同现状,他只能孤芳自赏。而当他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交换玩具时,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家长往往以客套的语言和情绪传递给他们一种信息:这种交换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礼貌,不低头来要,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