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2/4 页)
,颇有疑忌之心。他有一次以代表革命正统者自居的
姿态问我,为甚么彭泽湘没有将第八军的情况报告给他?我向他解释,彭泽湘初去第八军工
作,一切都很生疏,因而我也没有接到他的报告,我想他决无不尊重总政治部领导的意向。
我还进而向他说到,中共方面是一切事都要和他商谈取决的;但同时也重视唐生智的友谊,
不拒绝唐的为善的倾向;我以为这也就是我们所应共同采取的态度。
邓演达对我的意见,似颇以为然。而且他后来在处理财政问题上、汉阳兵工厂的人事问
题上,以及军械的分配上,为了要应付蒋氏在江西前线的需要,本与唐生智要发生龃龉的;
也似乎因受了我这种态度的影响,大多能以折衷的方法,获得暂时的解决。一般说来,革命
内部的矛盾,那时还不算十分尖锐。
我根据广东的经验,谨慎的处理这些与军事有关的问题。当时,我尚是一个幕后人物,
未担任任何公开的职务。但一些向革命找门径的人,嗅觉特别灵敏,往往直接找到我这里来。
我接见过驻扎武汉四周许多亟谋投靠革命的部队的代表们,也阅读过许多有关这类事的文件;
我都转给邓演达去处理;至多有时提供一些处理的意见,给他参考。那时由德归国的朱德和
由四川来的刘伯诚同志,都是由我居间介绍,奉着邓演达的正式使命到四川等地去,运动杨
森、邓锡侯等部队。这些事使邓演达感觉这是尊重他的职权的明证。
蒋氏于九月二十二日即到达江西境内,南昌是于十一月七日克复的,在此时期中,他的
处境相当困难。在革命军进抵武昌城下的时候,李宗仁的第七军即沿江东下;对付孙传芳进
至黄石港的先头部队,并向九江方面进展。第二第三第六各军全部和第一军的第二师分路向
南昌逼进,第五军的一部则由广东进驻赣州。程潜(第六军)于九月十九日第一次攻占南昌,
但旋即为孙传芳的优势兵力所压迫,不得不撤退出来。当时蒋氏尚在赴赣途中;任指挥责任
的程潜曾指摘南昌之得而复失,是由于蒋氏亲率的第一军未能如期接应所致。
此后,南昌九江间附近地区的战局由蒋亲自指挥,一时形成拉锯的形势。孙传芳的主力
集中到了南浔线,蒋氏遇到了劲敌了。他的指挥似也表现得不很得力,各军有些抱着观望态
度,行动也未能一致;因而在战斗上受到一些挫折。第一军军长何应钦所率第一军的第一第
三两师经由福建向浙江前进,进展亦较迟缓,这使蒋氏的声望为之减色。
武汉的革命英雄们在讥笑这位不可一世的总司令,唐生智曾以讥笑的口吻表示:总司令
亲率着这许多大军,竟会败于南昌城下,真是怪事!第四军有些将领们更觉得没有他们铁军
出马,就不济事!有些人以隔岸观火的态度,等待着看蒋氏闹笑话。少数人则以南昌久攻未
下,为之焦急。蒋氏本人也表现得有点一筹莫展,他的顾问加仑将军却奔走前线各地,联络
57/185
… Page 209…
《我的回忆》第二册
各军,以期彼此行动一致。
十月中旬,加仑将军为江西战事来到武汉求援。他向我痛陈江西前线的实况;指出症结
所在是各军行动不能一致。他警告万一孙传芳获胜,湖南广东都要受到威胁,整个北伐甚至
要因此垮台了。我支持他的这种看法,予以有力的协助。我觉得现在还不是由于内部矛盾与
蒋分清径渭的时候;如果江西前线受到挫败,是真会影响北伐大局的。当年太平天国的革命,
也因内部的勾心斗角而致失败,可为殷鉴。
由于素著声望的加仑将军在武汉的疏解,获得了各方的诚意协助。第四军开往南浔线的
侧面,协同原在那里的李宗仁部进行主攻。唐生智的一部也东下应援,武汉是在动员人力物
力来支援江西的战争。加仑兴高采烈的驰回前线,要求各军务必要严格的一致行动。当时武
汉方面传说,江西战局的实际指挥,不是甚么总司令,而是客卿的加仑将军。果然,十一月
二日李宗仁等部在南浔线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