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续组织一些人编草帘子,自己收购,再卖到窑厂。
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翻番,严介和成了淮安有名的有钱人、万元户。可是,在村民的举报下,严介和变成当地部门眼中“资本主义”色彩的典型,有关执法部门取缔了他的家庭作坊。
经济改革,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少有人能预想到,到了下半年,一纸规定似乎顷刻间又扭转了个私经济从业者们的命运。7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明确制定了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的经营项目、范围、国家鼓励支持的各种政策,经营者享有的权利等共12条内容。《规定》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个体经济,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从事个体经营的公民,是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对个体经济的任何歧视、乱加干涉或者采取消极态度,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都是错误的。
《规定》如同一支空气清新剂,认可了个体户的合法身份——“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从此,这个称呼成为政策偏向他们时的法定身份。日后,也正是在政策不断左右摇摆中生存并发展的他们,刺激了中国资本在民间的苏醒,并最终以非公经济的身份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邱光和就是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期浮出了水面。
邱光和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他73年退伍返乡后,担任温州市瓯海区娄桥农机厂厂长。不甘受穷,要出人头地,厂长邱光和起了闯荡商海的激情。1981年,他和两个朋友创建了瓯海娄桥家电公司。因为三人决策意见常发生冲突,邱光和干脆自己借钱把朋友手上的股份买了下来。凭借“先做好人,后做生意人”的经商之道,他先后在温州最繁华的解放南路、解放北路一口气开了五家门市部,并在温州其他主要发达城镇开设了80多家销售网点,生意一派红火。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81:大风起于青萍之末(3)
随后几年,温州家电销售市场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台洗衣机的利润仅有15元左右,一台冰箱或彩电的利润也只维持在50元左右。而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夹着大潮,卷光了邱光和门市部和仓库的上千万存货。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邱光和冷静而谨慎地做些挽救和弥补工作,同时关注起服装市场从香港“吹来”的一股“休闲风”。邱光和意识到,开放后的中国必将与国外发达国家一样,生活方式将越来越休闲化,着装也会更趋于个性。于是,他创立了温州市森马企业有限公司。
80年代初,着装新潮的女士在花市上
10月17日,*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规定》,肯定了上年中央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指出“今后要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并增加自谋职业的渠道……”《规定》直接促使各地方政府用各种形式鼓励当地的个体经济的发展。上海市副市长裴先白在《规定》颁布第三天,专门召集一些从事个体商业、服务业的青年以及他们的家长开会座谈,鼓励他们积极经营,同时号召更多的城镇待业青年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规定》的颁布,其实与始于1979,终于1981的知青返城有很深的渊源。作家梁晓声把那场知青返城称为“飓风”,在小说《今夜有暴风雪》中,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场景:知识青年大返城的飓风,短短几周内,遍扫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些师团的知识青年,已经十走*。四十余万知识青年的返城大军,犹如钱塘江潮,势不可挡。一半师、团、连队,陷于混乱状态。
三年来,全国返城的知识青年大约1700万人,大体相当于当时中国城镇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么多人忽然涌回城市,第一个压力就是就业。
“待业青年”是那时候诞生的一个新词汇,仅仅比“失业”好听一些。广州把到工厂、商店做临时工的返城青年称为“八路军”——他们每天工资8角钱。尽管如此,“八路军”们也该庆幸,因为只能仰食父母的待业青年为数更多。黑龙江齐齐哈尔市11万知识青年回城,只有2万多人找到工作。《中国知青史》一书披露,北京市1979年调查了10个区7万多名待业青年的情况。家庭平均生活费在15元以下的有7000多人,约占10 %。知青回城的第一年前五个月,北京一市自杀80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