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2/4 页)
好,好不让程谨安回来有机会报仇,然而自家没出息,程谨安爹死得早,还跟着母姓,程家自然要好好的笼络。
就算是程家有多少对不起他母亲的事,可程谨安要想不姓程了,不被姓程的带累有多艰难?所以程家自是有底气觉得程谨安会朝着家族低头的,在此时程谨安被人责难,也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去帮他一把。
太孙却是道:“萧安也姓萧,还是南阳侯亲女,也未见多替南阳侯说一句话。程家哪来的底气算计程谨安?”
同族又如何,太孙就觉得程谨安未必会搭理程家,要让程谨安混出头了搭上一群祸害来,程谨安怎样想不知道,就是他都得替萧安呕死。
温行闵却是道:“公子,萧安是跟萧家不亲近,从未跟南阳侯有过联络,可她在三关用萧家的人,自己拼死拼活建功又是为何?也并不是真心对萧家有感情,只是不想被拖累啊。”
萧安连命都不要的拼,为的就是个不被拖累,程谨安这个时候要是被程家人巴上了,日后要做多少才不会被家族拖累?
古往今来,多少王侯高官不是被族人拖累而败?要有政敌对付你,最先的就是从族人里下手。
而所谓的宗族,家族里未必能供出一个人才,而一个人自己混出头了,家族却要紧跟上来吸血。
太孙沉了脸色,“今日站出来的,尚未知晓有跟程家相关之人,许是我并不知晓,还请老师指点。”
温行闵道:“今日程家没有出头的,才第一日,程家自然也要观望。”
能抱住一条大腿当然好,但抱不住却是要搭上自己就不好了,程谨安一直生活在边关,也没在程家族谱里,离程家真下注还早着呢。
“观望百官的想法,也观望陛下的想法,待得今日发现有人替程谨安说话,陛下有息事宁人之想法,这时候应该还会派人去劝程谨安认祖归宗了。”温行闵嗤笑一声。
程谨安的确是等到了程家的人,他在边关生,在边关长,有魏侯照拂,就算自己母亲是个寡母,因为魏侯素来的义气之名,也没有多少人敢明着对他们母子胡言乱语,活得也还算自在。
能从小跟萧安一起长大,接受六关里最好的教养,这样的条件跟有亲爹也差不离了,所以他心性并不算扭曲。
他外祖父阵亡,外祖母受不了打击紧接着而去,在程家没有一个亲近一点的亲人,那些人冲着母亲的嫁妆算计母亲,但他母亲能在边关快活的活过那么多年,他就是有恨其实也不多。
但是这不代表现在程家人凑上来,他就得给个好脸。
“程家?如今最大的一个也才是员外郎吧?外放当县令的倒也有两个。当年欺辱我娘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有今日?如今来凑热乎,晚了。”程谨安不客气道。
就是他知道这件事才是开端,他也没打算借程家的手,程家算什么东西?呵。
程谨安的话说得十分难听,但武将不比文官,容易受名声拖累,就是来说和的当初没算计过程谨安的母亲,因这事儿被带累心里也憋着火气,可程家好不容易出个人物了,也不能这么轻易放弃,“谨安这话就差了,这些年我们程家是差,可也不是在朝廷上说不出话来的。如今朝廷里本就因陛下封了萧安当三关大将不满,如今萧安昏迷不醒,三关大将换人在即,他们自然也急。你是跟萧安一道打出来的,功绩未必比她小,现下她出事,就是作为好友,也该把这摊子撑起来不是?”
萧安十五岁都能掌三关,程谨安都十七岁了,有什么不能,程家人的算盘还是拨得很响的。
程谨安一挑眉,听得笑了,“程家?程家背后不就是个郡王?”
郡王想插手军权,那是活得不耐烦了,程谨安才不想跟程家掰扯,萧安跟萧家那是因家世摆在那实在是牵扯不掉了,又不愿意跟南魏搭上关系。可他程家算什么牌面的东西,就是有个郡王,还一表三千里的。
萧安还没死呢,这些人就开始打主意了。
程谨安心里一声冷笑,喝道:“来人!送客!”
回头让亲兵将人送出大门,亲兵还大声喝道:“我们将军说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边关将士在边关拼死拼活,是为了陛下,为了大庆子民,可不是为了替某些人争权夺利!程大人,您可好走了!道不同不以为谋,咱们将军,高攀不上程家!”
程家除爵后当年再出了一个武将之时,是风光过的,虽然在遍地是官将的京城里算不上一流,却也好歹巴上了二流的尾巴,一般人不可小觑。
后来程将军阵亡,但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