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皆有如乞丐,又为我等换衣,添置日常用品。在此停留四天,免不了机关与民间一番应酬。他们迫切想了解衡阳之战的实况,我报告至官兵置生死于度外奋战情形及其惨状时,在坐者无不落泪水盈眶,既敬之又悲壮之。以后一县护送至另一县境,至湘西芷江飞机场,乘美国运输机飞往重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脱险经过(2)
(李注:据说衡阳县县长的太夫人,自第十军将领被俘就开始吃斋,并训令其子,务必要营救诸将领脱险。故衡阳水、陆两路,随时都有接应的准备。)
命运不错,未受惩罚,还发表了不上班的少将高级参谋,乐得清闲俾便修养,总算吃饭问题有了着落,不至成为饿俘。此外,一文钱一套服装都未发给,好在我无家无室、无拘无束。
固守衡阳期间,出死入生,昼夜提心吊胆,绞尽脑汁,策划应会危殆之战局,受尽辛劳四十七天之应得薪俸都未补发,更说不上因公被囚期间之精神物质补偿。当然,败兵之将一切免谈,所有前功亦应抹煞?还好!没有缴回我的青天白日勋章。
方军长及周、容二师长脱险回到重庆后,委员长蒋公各颁发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凭这一点而论,证明了蒋公对第十军弃守衡阳,没有怎责任。蒋公得悉八月八日衡阳失守,亲撰电文通令全国军队,于八月二十日上午六时,在各军次集合全体官兵,为衡阳殉国守军默哀三分钟,向第十军致敬。可以堪慰者。领袖毕竟是领袖。
写至此,衡阳之战在拖泥带水中告一段落,紧张心情放松下来,我这不善于写作的一块料,只有这点能耐,勉强将此人皆欲知之,衡阳守备战前因后果的真相写完,公白于世,揭开了三十九年以来,衡阳会战之谜,也自感卸却重负,身心轻快。至于与论的毁誉,只好听凭国人公判了。以我个人而言,誉之不喜,毁之无愧,故三十几年来,心安理得,生活虽苦,精神愉快。
关于衡阳之战,倘若不是获得赵庆昇先生所译敌国衡阳之役战史,我还不敢大胆写出。口说无凭,以何依据取信于人?我在此代表前第十军参战衡阳战死及幸存者全体将士,向赵庆昇先生致万分谢意:先生为我军将士申冤,乃我第十军恩人,也是民族正义宣扬者,做不平之鸣,译敌国战史,证明是非,我才敢将此案公白于世,而使我衡阳民族圣战,不致永沉湘江水底,为国人所不知。将来或有可能补列史籍,籍慰七千数百余战死者忠魂,皆先生所赐也。
我在此,亦应代表前第十军将士,向湖南同胞致衷心谢意。衡阳之战结束后,那一无所有,不成人形的官兵四散,彼等无论到何县何家,无不挚诚招待,供膳宿,赠新衣,送路费,还要为伤者出钱疗伤,直至痊愈。重伤者费用浩大,独家财力不能负药者,数家共同负担之,这种同胞爱令人感动,铭感终生。
为怀念我前第十军衡阳之役,抛头颅流热血之一万四千余官兵,乃套用唐代诗人,陈陶所做《泷西行》之诗架,写下二十八言,永志哀悼!
誓歼倭寇不顾身,
万四战士丧衡城。
可怜湘江水畔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这二十八字中之“丧”字,自觉不大适宜,丧者亡也,衡阳之战,阵亡者七千余人,负伤者六千余人,两共一万四千余人,而将伤者也列入丧数,自认为不妥当,但又想不出用何一字,才能表达伤与亡双关之意,煞费思索,终不可得,只好自我解困,“丧”“伤”二音相近,马马虎虎凑合吧。如有人告知,用一字能表示“丧”“伤”二字意者,我敬他为一字之帅,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指挥官的作用
任何专科学理,皆有其一定之规格程序,而后循序进展,惟军事学则不尽然。战场上用兵,是没有固定之规格的,其最高境域,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一仗之胜负,视战略之运用,与战场指挥官或战斗部队长之“智勇”,及其基本秉赋如何而定。譬喻说,假定这个战场,你去指挥能打胜仗,我来指挥就会打败仗,其胜负之关键发,全赖指挥官之智勇和运用才能,是否能控制战场,把握战机,兵力运用适当与否而定,至于士兵之战斗力,则不必顾虑,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相反者,将弱则其兵显示亦弱,亦即所谓兵随将转,其中隐藏着必然性因素。建军,应着重将、校、尉之选拨培育,因为军人,并不是人人性格秉赋皆能适合于战场。有的是一个好幕僚,却不能上战场,有的是一个智勇俱备的战斗部队长,却不能当幕僚,必须“因材器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