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2/4 页)
不仅扭转了亏损,而且获得了相当高额的利润。而那位改变投资的社长,也在新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为什么三个能干的人才在一起的时候没干出什么成绩来,调整一下,却都能有好的表现?松下觉得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经过一番思考,他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事协调”上。过去的失败,是由于三个人的个性、作风不能很好地配合。人们习惯上以为优秀的人在一起也必然是优秀的,而实际上并不一定如此。尤其是那些能干的人,往往都有极强的个性。
这样的几个能人聚在一起,如果观点、脾气不合,往往容易产生对立和冲突。这样一来力量就会分散抵消,当然也就产生不了良好的工作成绩。所以人多反而会互相牵制,还不如一个人埋头苦干来得踏实。
对于这样的主要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协调的认识,松下以为可以推广到广泛的用人领域去。就企业而言,如果任何部门出现了这种人事调配不当,出现多马拉车不一股劲儿的情形,必然会使员工情绪低落,无从发挥工作的效率。
相反,如果人事协调得当,优缺、长短互补,大家就能愉快合作,齐心协力。
那么,怎样达到合理有效的人事调配呢?松下依据他的经验总结道:是前述例子的教训告诉我们的。相反,如果一个部门的十几人中只有一两个杰出的人物,其余那些才干平凡的人,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们的领导,工作也会顺利推动。松下总结说:“一加一等于二,这是尽人皆知的算术问题,可是在用人上,结果就可能不同了。如果配置协调得宜,一加一可能等于三,等于四,甚至等于五;如果配置不当,一加一就可能等于零,更可能是负数。所以,经营者用人,不仅要考虑他的才智和能力,更要注意人事上的编组和调配。松下幸之助是善于用人,善于激励人的经营者。在他手下的部属或员工,大多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尽其所能地工作,而且好多”战将“更是发挥了超一流的水平。
企业内部的部门、组织和人员构成复杂,又互相关联互相依赖,冲突在所难免。像研究开发部门的基本职责(——创新发明,改变现状),必然与生产部门的目标(——稳定高效)发生冲突。此时管理者的任务不是逃避或压制冲突,而是妥善处理冲突。因为冲突除了有消耗人们精力、破坏和谐稳定、造成紧张空气并浪费企业资源的消极作用外,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带来有效的协调和生产率的提高。冲突过程可能会导致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秩序的产生,也可能是创造发明革新的源泉。
既然解决冲突是管理者的任务,管理者就必须寻求解决各种不同冲突的策略。下面是集中可供参考的建议:
1.无视冲突
在问题微不足道,或者尚未涉及到实质性的对立时,管理者不必去纠缠细枝末节,而是静观其变,因为尚有大量实质性的冲突等待解决。
2.缓冲
在冲突双方情绪化严重,或因非工作问题争执不下时,管理者为缓和气氛,使人们冷静下来能够客观地观察事态,可以故意贬低冲突的严重性,讨论一些非实质问题,采取拖延和淡化策略。
3.群体沟通
在冲突经过缓和和努力反而更加激化,双方互有浓厚敌意的情况下,应当停止双方正面交锋,由中立的第三方介入,创造双方坦诚相见、彼此有所信任和理解的气氛。第三方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某个部门机构。按对冲突的介入程度可以采取调停、协调和促裁的不同行为。调停者在冲突双方之间周旋以使他们放弃无理对抗,协调者参与双方对话和解决方案的制订;促裁者则完全致力于双方最终达成谅解,解释冲突。
4.讨价还价
冲突双方实力相当且可选择解决方案较多时可以通过不断地磋商,彼此最后都作灵活、适当的让步,达成协定。这时双方必须没有强烈感情冲动倾向,并且都认识到,达成协议至少不会对双方有害而且不反对让步。
5.建立超合作目标
如果双方存在目标、利益共同点,也有合作的诚意,那么就可能撇开现在的冲突,在其他目标上寻得平衡。20世纪80年代初,克莱斯勒面临经营困境,管理部门还和工会为福利、工资争吵不休,毫无结果。直到双方都意识到继续争执并无意义,只有公司生存下去双方才能都有利。在总经理艾柯卡带头减薪之下,工会停止纷争,管理层也争取到政府巨额贷款,最终缓解了冲突,也拯救了企业。
6.改组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