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子。他们对于企业战略的描述与前面提到的这家德国公司如出一辙。而有意要走多元化道路的企业似乎态度也很坚决,而且理由充分。比如有一家浙江的公司,其董事长认为她的企业“应该既是多元化又是专业化的”。她说:“这是很多的因素造成的,比如国家不同时期的不同产业的政策。当然,我们会考虑我们的企业现有的产业基础,再根据宏观经济的走势来调整我们的策略。” 在本章关于普茨迈斯特和三一重工这两个企业比较的案例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中国隐形冠军公司与德国隐形冠军公司在发展轨迹上的这种差别。
总而言之,当欧洲的某些隐形冠军公司开始对它们的产品线“做减法”的时候,中国的某些隐形冠军公司开始热衷于“做加法”。
“中国特色”的非相关多元化
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是因为中国市场真的存在更多的多元化的机遇吗?要想真正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应该先放下任何带有主观色彩的标准。不能认为聚焦战略就是万应灵丹,多元化就是洪水猛兽。事实上也的确有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认为,在类似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里,企业多元化的倾向有它的道理和苦衷。
哈佛商学院的两位教授卡纳拉(Khanna)和帕雷普(Palepu)在《哈佛商业评论》(1997)上发表了一篇曾被多次引用的文章,题目叫做“聚焦战略在新兴市场有可能行不通”,谈的主要是关于他们对印度、墨西哥集团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绩效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结论是:“聚焦战略在纽约或者伦敦是明智的,但如果将其套用到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的集团企业中却未必成立。”
他们发现,由于这些新兴的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干预和社会机构不健全的问题,造成了局部的市场失灵,结果使得企业通过不相关多元化发展,可以提高效益。具体来说,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有:
1、 信息、交通基础设施不发达:这使得消费者对品牌的知之甚少,所以那些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就非常宝贵。一个有名气的企业可以利用品牌优势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哪怕这些领域与他们的品牌赖以树立的行业毫无关系。
2、 误导性的监管:管理者可能将政治目标置于经济效率之上。比如政府限制企业解雇员工的权力。
德国制造VS中国制造……中外冠军比较(3)
3、 低效的司法监管:这使得人们对于企业的信用缺乏信心。而规模大、声誉良好的公司在这方面相对有优势。更有可能获得来自跨国公司的合作机会和政府投资的青睐。
同样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是否有同样的现象呢?华南理工大学马洪伟博士(2004)的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支持这种说法。他的理由同样是:现阶段中国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提供了非市场性的机会。这种机会包括主动和被动两个方面。主动的方面在于,多元化的企业集团有可能通过政府渠道获得稀缺的投资机会。比如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之类的。而且企业也可以通过成为“重点大型企业”而被列为地方或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对象,有可能获得一系列优惠政策。
被动的方面在于政府为了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或者消化经营不善的国企和不良债务的时候,通过所谓“强强联合”、“资产重组”把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凑到一块,造成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客观事实。
也许打个具体点的比方更能表现许多中国地方企业面临的现实诱惑和压力。比如说,A市的X房地产公司做得还有点规模,跟政府关系也不错,说不定政府哪天就提出可以把火车站广场的扩建工程包给它,老板开心还来不及,哪里还记得迈克尔·波特,于是一不小心就进入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但是说不定又有哪一天,政府说咱们市的老国企Y啤酒厂负债累累,玩不下去了,但是看得见的资产还有一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你把它吃下去吧,别便宜了B市的Z牌啤酒,只是千万要记得莫让下岗工人闹事。这老板即使并非十分乐意,最后也架不住软硬兼施,于是又一不小心进入了酿造行业。结果,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就这样炼成了。
从前面这些讨论我们不难看出:如果说某些情况下多元化也意味着机会的话,那这些机会多半来自于非市场的因素,来自于竞争不充分的领域。当然,每一个熟悉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人都应该承认,至少在目前,这样的机会确实还很多。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家浙江的隐形冠军公司已经从原来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进入了汽车整车、机械设备制造两个领域,这些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