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页)
的。在这种情况下加上李书实连着军队和着俘虏统共也就将近五万人,也就是如果封城的话李书实的部队不过是置换了使匈奴中郎将麾下的士兵。即使是这样,离石城依然可以支撑两年还尚有盈余,由此可见离石城内的人口确实是让人唏嘘啊。
“西河与河东还有太原两郡之间的道路都不算通畅,西边的上郡更是胡人横行,所以一旦有变我们的粮草就必须靠自己来解决了。可是现在我们所能掌控的人口即使是支撑我们自己的军队都有些困难更不要说还要兼顾宗老中郎将那里。可是这里情况又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根本不可能考虑裁军的问题,所以这已经成为我们未来的发展的最大难题。”
“仲德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吗?”
“都是一些无法解渴的远水啊。西河郡之所以人口流失的如此迅速的根本原因还是胡人的侵扰,要知道对于灾民们来说,胡人的恐怖程度恐怕比苛政还要可怕上三分吧。”
程昱表示自己很无奈,毕竟如果西河没有这么多肆虐的草原民族估计也轮不到李书实过来坐太守了,毕竟虽然道路不通但是这里的土地并不算太贫瘠,而且可以用于灌溉的河流里也可以提供足够充沛的水量。即使冬季的气候有些严苛但更加偏北的幽州的人口也远胜这里。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一向有些吝啬的刘宏对于李书实也是许下了免税的承诺,因为这里能够收取的税赋实在是少的可怜而且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从其西园的价格便可以看出,便宜的甚至还不如中原地区的县令值钱。
当然,也可以这样认为,只要李书实能够稳定这里的局势,那么凭借着优厚的政策想要让西河繁荣起来在这个到处都是天灾人祸的时代应该并不困难。只不过达到这个目标的前提却让李书实所有的计划几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即使李书实有能力稳定西河的局势,可是需要花费的时间恐怕也足以将这个优惠政策的时间都搭上也不知道够不够用,即使够用恐怕剩下的时间也没有多少了。所以说刘宏是个非常精明的商人啊。
不过在李书实看来,刘宏的好政策虽说只有五年,但是就像之前所说,西河的赋税基本都就地转化为军需物资,所以即使免税期过去也不过是让李书实将原本放在自己右口袋的财富转移到左口袋而已。宗员要是再出点什么问题,恐怕到时候为了局面的稳定同时自己不出什么大错的话,刘宏会彻底让自己军政一把抓,那么自己就更加自由了不是么。
“那么,如果现有的人口真的无法负担我们军队的消耗的话,那么就让我们的军队屯田吧。”
对于程昱的担忧,身为穿越者的李书实几乎是没有做什么思考便脱口而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屯田么?似乎是个办法。说起来当年孝武皇帝为了保证边地军队的给养不受匈奴人的侵袭就曾用过此法,效果还相当不错。我们今日的情况与大汉昔日和匈奴对峙恒等相似,主公的这个主意应该可以解决眼下的困局。而且那些黄巾军中本来就有不少人是出身农户,通晓农事,虽然不能与胡人正面对抗但是用来防御敌人进攻倒也足够。”
对于李书实那不加思索的答案程昱原本以为他的主公又打算活跃气氛,正准备谴责其的不正经行为,可是怎么说也是智力潜力90+的顶尖存在,大脑稍加回味便察觉到李书实的主意似乎并不是在开玩笑,虽然他说话的口气那叫一个风轻云淡外加不假思索。
正如程昱自言自语的那样,屯田这玩意其实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归根到底不过是一种逆向思维罢了。当然,能够逆向思维的人基本上智商都不错。
屯田,最开始出现是因为汉武帝夺下了原本掌控在匈奴手中的河朔地区,但是因为匈奴骑兵那来去无踪的特点,致使武帝不得不面对一个很麻烦的情况,那就是他汉武帝可以花费巨资拿下这些地区,但是匈奴人却能够利用骚扰偷袭等手段让他即使花费巨资也守不住这些地方,最后不但部队缺乏给养而且还让遭受重创的匈奴人恢复了不少元气。
所以,让当地驻军在肥沃的河套平原上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同时修建军事堡垒加以巩固就成了武帝瞑思苦想后唯一的实践起来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以上,就是屯田的开端。
之所以称之为逆向思维,其来源就在于兵源的问题。
战国时代一直到汉代其实基本上是没多少职业兵的,大部分士兵都是平日务农战时集结,没有兵饷,除非长期相持作战,否则军粮也需要自己筹集,这就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总体战。
而屯田制度就是总体战思想的一种继承。同样是平日务农并且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