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司令,皇军这次对拄天山地区大扫荡,眼下还很难说会委派给我们什么使命。不过,我们对皇军也不能把心眼儿放得过于实在了。我们在投靠皇军以前,可以说是兵强马壮。投靠了皇军,他们今天扫荡叫我们打八路,明天扫荡还叫我们打八路,结果怎么样?我们这点老本儿,差一点让八路给吃光了!”
刘松德一个鱼打挺,坐起来:
“副官,你说得对!前几天,皇军熊谷司令官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说这次扫荡,要消灭拄天山的八路主力。熊谷这次是下了大决心,调集了两万人马,非吃掉八路不可了!可就是,他娘的,别让八路找到我的头上,一口吞掉我的‘花腰子’!”()①
“放心吧,司令,”张文彬朝忧心忡忡的司令溜一眼说,“八路军现在倒找不到我们头上。只是,不管对谁,我们都要多留个心眼儿啊,司令。”
下午,刘松德的心情更坏了,一会儿打电话要各大队清点人数,检查枪械弹药,一会儿骂一阵子八路,埋怨一阵子日本人。坐在乌木太师椅上的副官张文彬,嘴角里隐藏着嘲弄的笑容,看着焦躁不安的司令。
三姨太黄姑,坐在小茶几旁,心不在焉地摆弄着纸牌。除了用她勾人魂魄的媚眼,偶尔朝年轻的副官溜几眼以外,日本人的扫荡、烧杀,丈夫的焦虑心绪,等等,似乎全不在她的心上。她很像一个感情过剩而又无处发泄的女人,只是慑于身旁丈夫的威严,才不得不收敛就是了。
刘松德又抽了几个烟泡,情绪镇定了不少。这工夫,一个机要兵走进来,张文彬赶忙接过他手里的电文,扫了一眼,递给了刘松德。那上面写的是:
特派陪关城“鲁白公馆”政治谍报处长中野秀夫顾问,前去你部指导。
司令官熊谷平四郎
昭和十七年九月十五日
刘松德心下琢磨:他娘的!日本人太不够朋友了,干吗不信任我?不是派顾问,就是派参谋的,哼!……他的一句话还没想完整,通信兵便来报告:中野顾问来了!
“在哪儿?”刘松德一惊愣,心里直扑腾,“陪关离这儿百十来里地,他怎么……”
张文彬也不免惊异:“人和电报一块到?!”
通信兵报告说:“顾问的侦缉队长何兰亭已经到了,据他说,顾问即刻就到。”
“司令,”副官张文彬说,“日本人办事向来神速,我们马上去准备欢迎吧。”
虽然,刘松德对日本人老是派人看着他,心里很是不满,但是一旦日本人到了眼前,他还是有些慌神儿。黑小子一边叫他得心应手、精明能干的副官去集合队伍,列队欢迎;一边让三姨太太给他拿军装,紧张慌急地往身上套。 。 想看书来
秘密战 第一章(3)
中野秀夫,曾经在中国留过学,还念过几年之乎者也。他熟悉中国的民族习惯、风土人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三十年代初,中野受日本陆军部的派遣,秘密潜入华北,搜集情报。当时,他以商人的身份,结识了刘松德,靠了刘松德的帮助,搜集了大量的政治和军事情报,很快完成了军事侦察的任务。他的同僚以及上司,对他这位年轻军官的出色才能,表示极大的敬佩和惊叹!
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打进了中国本部。熊谷平四郎占领了拄天山地区的各大城镇,以及黄河下游一带。熊谷把他的指挥机关安在南扼苏、皖,北通鲁、豫的重镇……陪关城。中野秀夫当上了陪关城“鲁白公馆”的谍报处处长。
提起“鲁白公馆”,那是叫人毛发倒竖的人间地狱。那里,住着专门收集陪关周围十几座县城,及拄天山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情报的各类日本高级特务;那里,昼夜回响着刑具声和受难者凄惨的号叫声;那里,焚化间后头大烟筒飘着的,是火化被杀害的抗日军民冒出的青烟。中野秀夫,就是这个“公馆”里分管政治情报的谍报处长。
中野一上任,就收买了刘松德,让他当了*救国军的司令。这个*救国军司令,与八路军为敌到底,四处残害人民,成了拄天山地区一大害。八路军几次想消灭他,都被他溜掉,没能得手。后来,在一次他和他的卫队被追得濒临绝境的时候,有一个土匪扮相的人,截住八路军打了一阵子,把他从危难中救了下来。这个人就是张文彬。八路军使刘松德的十停儿人马折了九停儿,只剩下六七百人枪。他在拄天山已经不能立脚,便被调到苏鲁皖边连地带的一座小城里,当了个城防司令。于是,他在鬼子面前,也就不大得烟抽了。熊谷平四郎老早就想换掉他,这一点,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