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是一桩典型的政治联姻,他们两人的婚约在彼此见面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腓特烈·威廉一世选择布伦斯维克…贝芬公主作为自己的儿媳,就是为了让普鲁士王室避免与英国王室联姻,避免由此在政治上受到英国的控制和干预。为了庆祝腓特烈的婚事,腓特烈·威廉一世为新婚夫妇在雷恩斯堡购买了大片土地,并在这块新领地上面修建了一座美丽雄伟的城堡。腓特烈·威廉一世还同意,一旦腓特烈结婚以后,他就可以离开库斯德林,移居到附近一个守军驻防的城镇,担任陆军兵团的团长。从此,借助婚姻,腓特烈重新获得了他渴望已久的自由。
当然,腓特烈对担任陆军团长一事也充满了兴趣,他逐渐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竭尽全力履行其职责。1734年,腓特烈率领10000名士兵,组成远征军,抵御侵扰奥地利王国的法国军队。是时,腓特烈尽管只有22岁,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已经涌起建功立业的想法,希望能在著名将领尤金的率领下,打几个漂亮的胜仗。然而,让腓特烈感到失望的是,由于法国军队一直不让普鲁士军队靠近,腓特烈没有机会在战斗中一展身手,老天似乎注定要让腓特烈历经磨难,多受挫折。
尽管如此,腓特烈还是在这次远征中受益良多。除了外出巡行外,腓特烈还可以到较远的地方旅行。在旅途中,他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这对于过去被禁闭的生活来说,不啻为一种巨大的奢侈。这次远征成为腓特烈军事生涯中的一次难得的重要体验,强烈地激发了腓特烈亲自率领大军、驰骋疆场的热望。而且,通过这次征战,腓特烈也了解到作为盟友的奥地利军队的一些弱点,这支昔日称霸欧洲的威武之师,其战斗力正在不断下降,不仅军队统帅以及军官的指挥效率不如人们的预想,而且士兵的战斗素质也不容乐观。这些印象深深地印在腓特烈的脑海中,成为腓特烈日后通过武力方式,征伐奥地利,强夺西里西亚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因。
然而,正在此时,父亲病重,这让腓特烈开始正式考虑王位的继承问题,考虑国王应该担负的职责。不过,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病情在此后又开始好转,一方面,腓特烈为父亲的安然无恙感到庆幸,因为纵然父子间有过许多隔阂,但血脉亲情却是永远难以割舍的。另一方面,腓特烈也稍稍感到失望。因为只要父亲健在,他就似乎永远不能摆脱父亲的控制,永远不能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理想。由此看来,腓特烈治理国家的政治理想还需要时日。
在父亲痊愈后不久,腓特烈回到雷恩斯堡,在那里专心读书和思考,度过了几年平静愉悦、悠闲自在的快乐时光。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腓特烈在雷恩斯堡的岁月,极大地陶冶和培养了他炽热的音乐爱好。和许多欧洲王室子弟不同,腓特烈生活情趣高雅,音乐是其一生的追求,尤其在笛子吹奏、作曲等方面颇有天赋。音乐对腓特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一生的最爱,这不仅在欧洲王室的皇亲贵戚中不多见,而且在欧洲政治家们中也不多见。后来,腓特烈在国家面临战争困境的艰难困苦岁月中,就是凭着音乐给他带来的慰藉,获得了一个精神的避难所,支撑他度过了一段黑暗的岁月。
由于腓特烈精心安排,悉心布置,雷恩斯堡的每个晚上都热闹非凡。人们参加各种戏剧演出、音乐演奏、诗歌朗诵或者其它节目,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乐意表演,就可以上台演出,不上台的时候,就在下面充当观众。由于气氛轻松友好,前来雷恩斯堡的客人络绎不绝,腓特烈对他们每个人都热情款待,与他们真诚交谈,结交为友。年轻的腓特烈不仅以风趣机智而名声远扬,而且以真诚和热情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
另外,腓特烈还勤于书写,写信和收信是他最乐意干的事情之一。腓特烈经常给他的亲朋好友写信,尤其是他的姐姐维尔哈米娜,两人更是频频书信,以书信传递着姐弟两人的亲密感情。最值得称道的是,腓特烈还开始给名噪一时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写信,交换思想,互通信息,两人的书信往来一直持续到伏尔泰去世时才结束。只要是腓特烈感兴趣的事或是人,他都会写信联络。由于兴趣广泛,腓特烈的社会接触层面极其广泛,因此他的信件往来也极为频繁。腓特烈所书写的大量信件,不仅取材广泛,而且对象众多,这使他的事迹能够广为人知,也成为后人研究他和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最珍贵的史料。 。 想看书来
毁誉参半的理性君主……腓特烈大帝(6)
除了对音乐和书写信件感兴趣之外,腓特烈还对诗歌、哲学、历史、经济、园艺、蓄养动物等都感兴趣。腓特烈似乎对任何事务都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