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1/4 页)
谴蠊Τ级喽�颉�
一###四年,对于多尔衮来说,他打赢了两场战争,一场战争是对外的战争,他打败了李自成、南明,统一了天下,另一场战争是对内的战争,他打败了和自己争夺权势的哥哥豪格,并终于成功的将他杀死在狱中,将他的党羽全部消灭,巩固了自己绝对的权力。
任何人,在拥有了多尔衮这样的成功都难免会变得极度的骄傲,而多尔衮还有一样比别人更强的是,他还拥着了爱情,他与皇太极的孝庄皇太后大玉儿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随心所欲、没有人可以干涉的地步。
多尔衮从小就在争权夺势的环境里长大,对他来讲,身边的兄弟不但没有丝毫手足之情,反而都是最强的敌人。他的母亲阿巴亥就是被他的兄弟们逼死的,而后他的地位非常低下,随时有被废除的危机,在这种极其艰难的环境上长大的多尔衮,每天都生活在勾心斗角中,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长期侍于皇太极左右,眼看着自己喜欢的大玉儿被长兄占有,其心态应该是非常压抑的,而今,当他掌了权后,他童年时所失去的一切,全部都回来了,于是,他也开始转变了,曾经雄才大略、善听人言的摄政王,在拥有了一切以后,日愈骄横、腐化,无所顾忌。
多尔衮开始在个人生活中日益奢靡,他建豪宅,蓄美女,而且专权独断,与皇帝无二,他与孝庄的关系也日渐明朗化,来往于宫廷之间,再也不用理会别人的风言风语。
多尔衮数年间执掌大权,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强人,没有更大的野心,对于孝庄生下来的顺治,他一手扶植,有一种近于亲子般的爱心。他终其一生,为清朝壮大而不余其力,没想过取而代之,但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大权独揽,及与孝庄的非正常关系,在内向、忧郁的少年顺治心中,已经埋下了巨大的阴影。
大清算(5)
多尔衮对外以强硬著称,但他的身体其实很差,从松山大战之后,过度的劳累已经在他身体种下病根,此后的多次战争更让他费尽心力,甚至病及脑部,今天看来,多尔衮患的是脑血管疾病,最严重的一次发病是在顺治五年(一六五○年),在一次骑马打猎时,多尔衮突然从马上坠了下来,从此一病不起,迅速死去,终年三十九岁。历史惊人的巧合,六年前,李自成死于九宫山的时候也是在这个岁数。
过早的死去对多尔衮是一个极大的坏事。但是一开始,没人发现这一点。在他死后,顺治帝下令,以皇帝规格下葬,葬于北京东直门外,葬礼极为隆重,多尔衮甚至被封为“成宗义皇帝”。
但就在他下葬后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对他的清算活动突然开始,一直对他极为不满的顺治发力了。他宣称多尔衮犯有独擅威权、妄自尊大、图谋篡位、挟制皇上、阴结私党等数条大罪,所有的罪名中,最大的罪是图谋篡位,这是杀头之罪,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这个罪是完全莫须有的,以多尔衮之能,他想图谋篡位,顺治就有十个脑袋,也早就篡成了。其实在顺治心中,还应该给多尔衮加上一个罪吧,那就是秽乱宫廷,多尔衮与顺治母亲大玉儿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顺治对他不满的一个最直接的导火索。
多尔衮在死后的命运比他的对手崇祯、李自成要惨的太多,他的家产被全部没收,所有的荣誉全部收回,王位被剥夺,子女或被杀或被充军,连给他申辩的人,也都被流放充军了。顺治还不罢休,竟然掘开了他的墓穴,鞭打他的尸体。他的对手在死后都没有遭到过这样的侮辱。这时候的顺治,不像是一个孱弱的十四岁少年,更像是一个疯子。
在很多民间文学中,大肆渲染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把顺治描写了一个多情的皇帝,其实,顺治的性格和人品是值得警惕的,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和崇祯有些相像,至少在他对多尔衮这件事上,天性凉薄到令人发指。多尔衮虽然专横,但他是对清室有巨大贡献的人,且从没有过取代顺治之意,顺治以个人喜好这样对他,实非人道。不禁令人想起明朝的万历皇帝,他就曾经以这样的方式对待过自己的恩师张居正,顺治受汉人影响极大,在阴鸷整人方面也“受益匪浅”。
多尔衮的死,并不能影响大局,丝毫无损清朝的统一大业。只是,历史对他非常地不公平,直到一百年后,乾隆皇帝在位时,才给他翻了案。乾隆是比较喜欢给人翻案的皇帝,他翻案的人除了多尔衮,还有熊廷弼、袁崇焕,这几个当年的死对头居然都要靠几百年后清朝的现任皇帝翻案,真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多尔衮死了,在他短暂的一生里,他改变了历史的格局,他也是一个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