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儒家知识一本通 > 第6部分

第6部分(第1/3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魔兽:狼人传叶凝薄寒年乔若星顾景琰重生:我回到了丧尸爆发的当天寒潮来袭:开局多子多福拿下女主播娇娇毒妃迷人眼,禁欲邪王被撩红了脸瓦:坏了,我成切割怪了!海彤战胤许雨晴沐长风江果果顾寒煜霍先生乖乖宠我末世降临,我左手红酒右手美男乔荞商陆逃荒三年抱俩,疯批权臣宠娇娇夏时陆南沉全球淹没:我囤出了一座城池带着塔罗牌穿越到孤岛求生网游:我的宠物能进化成美少女断绝关系后,法爷杀怪永久加属性开局领先一个天赋怎么输

孟学派整理,在战国后期成书。

《中庸》集中体现了子思的思想。子思将“中庸”从伦理道德规范推及到价值本体的层面,提出“中和”的重要范畴:“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只要能够“致中和”,就能让天地万物各安其位。同时,子思还将“诚”提升为道德觉悟的枢纽,“五行说”在子思这里也能找到源头。

孟子是“思孟学派”的核心。孟子对儒家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在孟子提出“性善论”之前,己经有了三种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

第一种认为:人性既不善又不恶。持这种观点的是告子。告子说:“人的本性是没有善恶分别的,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它就像水流一样,你往东方挖沟,它就往东流;你向西方开渠,它就往西流。它的流向完全取决于人们如何引导,它本身是不辨东西的。人性正如水流:人性不分善恶,就像水流不分东西。”这个看法很有代表性,影响也很大。孟子的反驳同样巧妙:“水固然可以不分东西,难道它还能不分高低?水往低处流,这才是水的本性。而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人的本性。”

第二种主张:有一些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另外一些人的本性是恶的。即便是亲兄弟、亲父子,本性也可能有天壤之别。举例子说,大家都知道舜,那是上古传说中的明君,是天下有数的圣人。可是他的父亲瞽叟,却是一个脾气暴躁、无恶不作的大恶棍。为什么一脉相承的亲父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表现竟然会截然相反呢?这只能说明有些人天生的性善,而另外一些人天生就邪恶。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10)

第三种则认为:同一个人的本性之中,既有善的成分,也有恶的成分。至于人最终性善、还是性恶,主要看环境给他的影响,也就是环境使他本性中的哪一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我们通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出生在周文王、周武王统治的王道盛世,就会自然而然的本性向善,成为一个善人。而他如果出生在周幽王、周厉王之类的昏君统治下,就会发展本性中邪恶的成份,长成一个恶人。

以上三种人性论在孟子之前已经盛行。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三种人性观点仍是深刻和有价值的。孟子对这三种人性理论吸收扬弃,提出了自己的人性主张。

首先,孟子指出每一个人都天生具有四种善端。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一天,你一个人在路上走着,突然看见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在一口水井边,眼看就要掉到井里去了。这时候周围没有其他人。你会怎么办呢?你当然会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把这个小孩救到安全的地方。孟子接着追问: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救小孩的举动呢?是因为你和小孩的父母是知交好友吗?不是,可能你和小孩的父母素不相识。是因为你讨厌听到小孩子掉进井里的哭闹声?显然也不是。又或者是你希望让父老乡亲知道你的义举?可是周围没有人能见证啊!否定了各种功利的、偶然的原因之后,孟子得出结论:我们之所以“救孺子于井”,原来是出于一种天性,出于一种天生的“恻隐”之心!“天生”这个词,这里用的是它的本意,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由上天赋予的禀赋。孟子认为,人们看到一个小孩就快要掉到井里时,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内心难受,会不忍心看到这一幕发生。这就是“恻隐”之心。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具备“恻隐之心”,这正是我们人性的共同点。

除了“恻隐之心”外,人们还具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其它善端,合起来就是“四大善端”。这四种善端是人的天生禀赋,也是“性善”的根本。那么,这四端究竟是哪四善的端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四种善德的端始和萌芽。换言之,如果我们能把这四心充实并推广开来,就能培养出仁、义、礼、智这四种善良的品德。

善端是如何成长为善德的呢?孟子还是以“恻隐之心”为例:一天,孟子来到齐国王宫,游说齐宣王实行仁政。齐宣王认为实行仁政实在太难,而且也太飘渺了,于是很干脆地说:“我不行,因为我有个毛病,我贪财。”孟子不以为意,反而苦口婆心地劝道:“贪财不要紧,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你能从自己对财物的喜爱中,体会到其他人对财物也有同样的喜爱和需要,并且努力在满足自己财富欲望的同时

目录
靠山屯子的妖棍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天下第一嫁!16 绝色锋芒 无意宝宝二娶西帝(下)电磁风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