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没有火山爆发、没有旱灾、没有洪涝、没有山崩、没有冰灾、没有瘟疫。虽然苏里南海岸线不短,是半岛国家,但上帝对苏里南特别眷顾,连台风都没有。苏里南人对大自然的保护不遗余力,例如,对树木采伐审批极为严格。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里没有战争、没有革命、没有特权、没有黑社会、没有民族冲突、没有宗教冲突、没有文化冲突。苏里南族群众多,文化多元,却能和谐共处。这里有受荷兰殖民者影响300多年的混血“城市黑人”,有当年为逃避殖民者残酷剥削而遁入森林的黑人奴隶后代“丛林黑人”,有作为契约劳工在该国甘蔗园、香蕉园劳作的华人、印度人和印度尼西亚人,甚至还有紧随荷兰殖民者而来的南欧犹太人以及黎巴嫩人等中东人后裔。苏里南没有一个族群占绝对多数,政治上50多个党派主要以族群划分,平均1万人1个政党,但各族群互尊互敬,彼此包容,成为世界上多族和谐共存的典范。在首都帕拉马里博市中心,清真寺和犹太教堂毗邻而居,相安无事,遇有大型活动还共享同一个停车场。这里的民众不出社区即可体验到印度族的点灯节和洒红节庆典、印尼裔等穆斯林族群开斋节的狂欢、黑人奴隶解放日的纵情欢歌等。鲍特瑟总统在2013年6月5日晚举行的印度裔移居苏里南140周年纪念大会上表示,“对不同族群的尊重,对彼此文化的承认和包容,是建设苏里南未来的基础”。这揭示了苏里南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团结的“秘诀”所在。
人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在苏里南,吵架骂人的事极少发生,女士优先是社会的规则,车让人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苏里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并存的国度,各民族间和睦相处,既保留了各族群在宗教信仰、民族习惯、语言文化以及饮食禁忌方面的与众不同,又打破了各自的传统,乃至在某些国家被视为不可逾越的事情,在苏里南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比如,父亲是基督徒,儿子是穆斯林;丈夫是不吃牛肉的印度教徒,妻子却是酷爱吃牛肉的穆斯林;讲荷兰语的婆婆与讲客家话的儿媳要通过孙子的翻译进行沟通;选举期间一家门前插着多面代表完全对立党派的旗帜,这一家人却是和睦如故。在这个多族群、多宗教、多文化的国度里,不同族群间相互通婚现象十分普遍,从皮肤颜色上似乎已无法断定其血统关系,混血人越来越多,甚至一家人的肤色大不相同,以致一些人根本就弄不清楚自己应该属于哪一个族群。苏里南就是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国家,没有族群对抗,没有信仰歧视,没有文化壁垒,多种语言混用,和睦共存。
三是与周边国家的和谐。苏里南与周边国家有边界争议,但从没有发生过边境冲突。例如,苏里南与圭亚那虽然有边界争议,但他们采取的办法是请求联合国裁决,而不是诉诸武力。苏里南全国陆海空三军只有2000多人,保卫着国土面积像中国山东省面积那么大的地方,严格来讲只具有象征意义。和睦的周边关系使苏里南把尽可能多的钱花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上。
苏里南的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2012年),手机人均1部多,汽车人均占有率比美国还高。海地发生特大地震时,苏里南人均捐款达5美元。我亲眼所见,苏里南妇女拿着碗、碟子和衣服等到河边洗,一边洗,一边搁一根钓鱼竿在河边,等到衣服都洗完了,鱼也钓了几斤,于是收起钓鱼竿,提着衣服和鱼回家了。我在想,这一幕是否比每天到超市购物,用洗衣机、洗碗机的城里女士更有诗意?中国人为高层住宅鳞次栉比而自豪,苏里南人不羡慕,却为他们一家一户的别墅式住宅风格而自豪。他们常常问我,中国人家里种花在什么地方?养动物在什么地方?苏里南人至今住的是一家一户的房子,式样没有一模一样的,有荷兰风格的、美国风格的、英国风格的、巴西风格的,首都仿佛是一个建筑博物馆,所以首都帕拉马里博古内城和北京故宫一样,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3节,移民国家的多元美
移民国家的多元美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华族,在海外被称为华人或唐人,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不断移民海外,在一个个别的国家建立起唐人街、唐人城,但是,在中国有什么法人街、德人街、俄人街等外来移民的聚居地吗?没有。中国外来移民极少。现在,苏里南成了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国之一,而苏里南本身就是一个主要由移民构成的国家。
苏里南以移民为主,是个多民族国家,常被人们描述为“世界的缩影”,甚至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