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如果你问我:“现在的孩子最缺少什么?”我要直率地告诉你:“知心朋友。”
如果你问我:“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仍要肯定地回答你:“知心朋友。”
没有朋友的童年是不幸的。对于这一代独生子女来说,他们孤独的心理比任何一代人都强烈,他们求友的欲望比任何一代人都迫切。
这点感受,是我在当“知心姐姐”中体验到的。
每次去外地,都会遇到许多感人的事情。让我最难忘的,是去上海开办短期“知心电话”。那一次,电话设在上海团市委办公楼。
原先我认为,上海的教育基础好,孩子们课余活动的场所比较多,爸爸妈妈的文化档次也比较高,在家教方面不会有太多的问题,上海的孩子也不一定会像其他地方的孩子那样踊跃地打来电话。没有预料到的是,当地报纸、电台传出消息后,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打来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来办公楼看“知心姐姐”的小朋友一拨儿接一拨儿,忙得我们饭都顾不上吃。仅仅3天,我们接了553个电话。
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我常常从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上,看到他们渴望朋友的迫切心情;从那一双双噙满泪花的眼睛里,分明读到他们孤独的心声。很多孩子打给“知心姐姐”的电话,就是为了聊天儿,为了交朋友。
孩子们向年轻的妈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孩子需要同龄的伙伴,但是家里没有,于是,他们渴望妈妈做自己的朋友,当他们的“孩子王”,因为妈妈更容易接近孩子,妈妈更爱孩子,也更像孩子。
历史就是这样“偏爱”年轻的妈妈,给妈妈压上一副重担: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永远。
孩子拥有了你,你才会真正拥有他。
2.孩子渴求平等……小孩为什么不爱逛商店(1)
蹲下身,和孩子平视,你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有一次,我和一位年轻的台湾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聊天儿。他对我讲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
他的女儿3岁,跟他是好朋友。可他发现,女儿最不爱逛商店,每次领她去商店,她总是哭着闹着不愿进。
这位年轻的爸爸百思不得其解:商店里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小孩子为什么不爱来呢?
终于,他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一天,他领着孩子在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女儿的鞋带开了。他蹲下来,给孩子系鞋带。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发现,眼前是多么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没有柜台高,她的眼中,根本就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大手。那一只只来回摆动的胳膊,一个个带棱见角的大书包,时不时地磕碰孩子的小脸和弱小的身体……
“别说孩子了,我都不想再呆下去了。”这位主持人激动起来,“当我把孩子抱起,扛到肩头上,准备离开商店时,孩子突然笑起来,指指点点,不想走了。哇,原来她看见了漂亮的玩具!”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示:我们做儿童工作的,不能总站着,居高临下地跟孩子讲话,一定要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视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这个体会极为深刻。
与孩子平视。这是所有从事儿童教育的人都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当家长的,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是不是不该总居高临下地审视孩子,滔滔不绝地训斥孩子呢?
对于后一种家长的“教导”,孩子们就像吃了“机器猫”给的神药丸,一听爸爸妈妈“开说”,心里就烦,大脑立刻呈现一种呆滞状态。
有个男孩子曾悄悄对我讲了他“对付”妈妈训斥的诀窍:“每次我妈让我站着,开始训话时,我就提前把棉花堵在耳朵眼里,面冲墙壁,开始了我那神奇的幻想,有时想着想着都会笑出声来。我妈说的话,我一句都没听进去,或者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你说可笑不可笑!”
这种“教育”等于零。
在我认识的家长中,有一位年轻的爸爸,和女儿之间那种“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关系,令我十分感动。
他女儿叫华卉,是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北京的小学生。当选之前,我想了解一下这个孩子,就请她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我一起主持“家教咨询热线”节目,主题是“孩子眼中的妈妈”。
在交谈中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