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页)
资,拍摄时拼命压缩资金,每人只拿很少一点点报酬。〃
王小帅15岁就来到北京,81年至85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平时特别爱看电影方面的书,总觉得画画不是一辈子的事情。于是临毕业时,索性就报考了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到福建厂的王小帅除了做场记、导演助理外,就在不停地组织电影剧本、写剧本,一心想在厂里的关怀下独立执导一部故事片。三年半过去,他送审的剧本,屡屡通不过,场记的身分也一直未与调整。〃我问我自己,我还有几年可活?我不能浪费自己,不能幻想,先从自身出发,从原始的自言自语中开始……那时,就是干起来,就觉得,操,必须得干,不干不行。就这么简单。〃
〃在电影学院读书期间,老是听到、看到关于电影的传闻、现象,什么片子(审查)不通过呀,什么拍片方式呀,还有经济问题等等,觉得挺好玩的。画画挺单纯,为什么电影会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我觉得导演应该放松,才能完成自己的想法,它终究是个艺术嘛。于是我就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多拍实验片。中国缺少真正的实验电影的阶段,只有多拍实验片,才能争取导演的权利。不要求很辉煌,不要求很精致,但首先要把电影作为艺术形态固定下来。我的出发点是很单纯的。另外,我老是想,我们在学校学习这么多年,拿什么回报社会?拍了片子,我问心无愧。我的想法就是这么善良。电影学院教的就是电影,出了校门我们是按学校所学在拍电影。如果不让我们拍,干脆你先关闭了学校。〃
95年9月底,在田壮壮的帮助下,王小帅不得拍片的禁令终于被解除。10月;王小帅奔赴武汉;拍摄他的第一部被政府许可的影片《越南姑娘》。
王小帅是这么比较两种电影制作方式的:〃独立制片,拍的时侯没有顾虑,一切按自己的心愿行事。拍政府的片子,老是要想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独立制片,拍完了是自己的。有厂标的片子,完成后就跟你没关系了;独立制片,经济上太紧张,而非独立制片则好得多。〃
我问他还会做〃个人电影〃吗?他说:〃得看情况。从我个人来讲,特别迷恋'个人电影',这是最理想的制作方法。下一部,我要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法去做。首先,要掌握经济上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个导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