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页)
刻有机枪向他们打来,但由于是向上射击,加上李正荣的战士们都很分散,因此威胁并不大。二、三班的战士们还在向敌人射击,而李正荣已经看到,李芳武带的队伍已经开始撤离。二、三班战士们的火力吸引了敌人的注意,竟然没有发现李芳武一行人的撤离。李正荣立即命令停止射击,然后他发现敌人果然向他们这个方向追过来了。李正荣估计了一下,敌军的距离有三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后撤以后,敌军一下子找不到前进方向,不会在短时间内找到他们。于是他下令:“撤!”带领两个班的战士,迅速地向大队红军方向靠拢,并随即上了雪山。
当他们到达第一个山坡时,李正荣看到营长秦浩、连长吴小春正带着陈川和鲜炳文等在那里。吴小春看到了李正荣时,明显地松了一口气:“你们可回来了,大队都已经上山了,我真怕你们被敌人拖住跟不上来!”秦浩说:“任务完成的不错,快些跟上部队吧!”李正荣问道:“李芳武他们上来没有?”吴小春说:“我没看到,但也可能是赶到前面了!”李正荣说:“我们为了摆脱敌人,分成两路撤退,李芳武带了一个班走右侧绕过来!现在可能在后面,你们先走,我再等一会他们!”吴小春说:“你带陈川和鲜炳文再等一会儿,其他人跟我走!”秦浩说:“如果半小时内还等不到,立即上山不得延误!”李正荣说:“是!”,一行人随秦浩、吴小春迅速向山上爬去。
李正荣和陈川、鲜炳文一起等待了约半个小时,却仍不见李芳武一行人的身影。他心里万分焦急。敌军对红军行军前进的威胁已经解除了,即使敌军现在追到这里,他们也不会尾随红军上山,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准备,也吃不了这个苦。唯一担心的是李芳武和一班的同志。李正荣想:李芳武一行也许是走别的路上了山,有上次的经验,他们知道如何过雪山。附近的枪声已经完全停止,想必他们也没有与敌人遭遇。想到这里,李正荣下了决心:“我们走!他们可能是从别的路上山了!”三人立即回身向亚克夏雪山上爬去!
快到山顶时,刺骨的寒冷和飞扬的雪花让他们忘记了眼下正是一年的盛夏季节,虽然几乎被冻僵,但他们仍然顽强地向上攀登。一路上他们看到,尽管做了充分准备,还是有红军战士倒在路旁。但他们一刻也不敢停留,只能不停地咬紧牙关向上。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他们上了山顶。这时,天已经暗下来了。李正荣三人看准大部队走过留下的痕迹,迅速地向山下走去。当夜色完全降临时,他们已经回到了夏天的温暖中,但李正荣心里不踏实,仍然带着陈川和鲜炳文向前追赶。终于,他们看到了红军的岗哨。
李正荣立即找到吴小春:“连长,一排长他们回来了吗?”吴小春说:“还没有看到,但我已经派人到前后去打听了,只要他们过了雪山,总会在队伍里。不过……”吴小春在篝火前看到了李正荣铁青的脸色:“如果他们现在还没过来,今天晚上是过不了雪山的!”朱宏正好走过来检查,听说了这一情况,拍拍李正荣的肩膀说:“你们用少量部队掩护大队行军,已经完成了任务!这种阻击任务本来就很危险,一但跟不上队伍,只能被敌人消灭。为保护大部队,牺牲是难免的!”李正荣痛苦地说:“可是我等了他很久,没有枪声,不会有和敌人的战斗,他一定是上了雪山!”朱宏和吴小春都没再说话。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如果天黑前没能下山,以红军服装的御寒条件,是熬不过亚克夏雪山的夜晚的。
第二天行军时,李正荣还在设法打听李芳武和一班是否已经回到了红军大队中,但很快他就绝望了,所有被问到的人都没有看到过他们。牵肠挂肚般地思念,让他在行军时常常忍不住回过头来,遥望远方的亚克夏雪山,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唤:“芳武,我的好兄弟,你们在哪里呢!”
李芳武和他所带一班的少年战士们从此就永远地在李正荣身边消失了。生离甚至比死别更加折磨李正荣的心。他在很长时间内都摆脱不了对李芳武和他的一班战士苦苦的思念。
(十六年后的一九五二年七月,有一队参加剿匪的解放军部队在执行任务时路过亚克夏雪山,他们在山上发现了一排十二具整齐的遗骨。从每人随身的武器和已经风干的军装上确认出是当年北上途经亚克夏雪山时牺牲的红军战士。他们无声无息地朝着一个方向,显然这是一个建制班。解放军带队师长也是当年的红军,他命令战士们集体鸣枪向牺牲的先驱们致敬。
当地政府组织群众就地掩埋尸骨,并立碑建起了一座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让英灵们魂归大地。李正荣当年听到这一消息后,曾久久地遥望着亚克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