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 页)
慧 黠,聪艳无可匹侪,雅善南方诸小曲,曲尽其妙。〃天嘏:《清代外史》,载《清 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98页。当她穿着她最喜欢的汉家装 束给她的父母吟唱江南吴歌的时候,她的父母悲喜交加。无论是满族人还是汉族人,中国人 都明白〃红颜薄命〃这一说法。况且作为满族官员的女儿,法定将要接受皇室的秀女遴选, 而即使是满族人,也不认为将女儿送入宫中于她于家是多么大的幸运,因为没有几个入选进 宫的满族秀女能够得到真正持久的恩宠。宫深如海,女儿如萍,女孩家的命运凶多吉少。 但是,几乎所有的史料都把兰儿说成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少女,似乎她在情窦初开的时候 就已经是个政治人物了。尤其是她父亲得到圣旨,圣旨上说〃皇帝准备娶一个妃子,并且希 望这个妃子能够为皇帝生下个皇太子〃,同时通知兰儿已被列入17名遴选秀女的名单之中 时,据说兰儿暗地里焚香祷告,并且得到了神灵的某些乐观的预告。果然,兰儿在那17名 秀女中出类拔萃,虽然她和竞争对手们一样,仅仅穿了件满人的旗袍,梳了个高耸的两把头 ,在嘴唇上点了一点殷红,但她还是没有费什么周折就被咸丰皇帝看中了。咸丰皇帝当时仅 仅觉得在他的后宫嫔妃中又多了个满族姑娘而已,他绝对想不到,套殿的院子里响起那双高 底鞋子的咯咯声时,正是帝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刻的诞生。 直到很久之后,不少人和恭亲王持大致相同的看法,认为〃打慈禧入宫时起〃,这个帝国的 〃祸害就开始了〃,并且把那个历史瞬间不假思索地归结于咸丰皇帝的好色。 应该说,咸丰皇帝即位的头两年还是个勤奋的皇帝。但随着太平天国声势的日益扩大,帝国 无能的文武大臣面对帝国分崩离析之象束手无策时,咸丰皇帝的压力越来越大了。这个年轻 人仅仅咬牙坚持了两年精神便垮了……〃咸丰季年,天下糜烂,几乎不可收拾,故文宗以醇 酒妇人自戕。〃徐珂:《清稗类钞》。皇帝享受醇酒美人天经地义,但居然 到了〃自戕〃的地步,说明年轻的皇帝所选择的道路比逃避现实还要极端……〃自戕〃等于 自杀。 皇帝要用美酒美人自杀,这是天成全了兰儿,同时成全了帝国晚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史。本来 咸丰不喜欢旗女而迷恋汉女,但美丽的兰儿擅长吴歌、喜穿汉家服饰,且说略带江南味道的 纯净的汉话,这一切都深深地迷住了被严酷的政治局面吓坏了的年仅20岁的皇帝。兰儿对 自己的美丽十分自信,深宫的寂寞很快就过去了,在圆明园的众多嫔妃中她很快得了咸丰皇 帝的注意,并且幸福地被〃临幸〃了。对于一个普通的妃子来讲,被皇帝拥到怀里是一件能 够决定命运的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些短暂的惊慌羞涩的时光即使在花甲之年仓皇逃亡的路上 也依旧是禁不住反复回味的美妙时刻。后人曾用科学发明的胶片再现当年兰儿倚栏小唱〃勾 引〃皇帝的情形,身影一隐一现,媚眼一颦一笑,如同世间所有风尘女子在街头招客一般。 无论史学家怎样抨击这个情形是如何的〃不可能〃,但有《清代外史》所记说明〃可能〃之 一斑: 是时英法同盟军未至,园尚全盛,各处皆以宫女内监司之。那拉氏乃编入桐 阴深处。已而洪杨之势日炽,兵革遍天下,清兵屡战北,警报日有所闻,奕■置不 顾。方寄 情声色以自娱,暇辄携妃游行园中,闻有歌南调者,心异之。越日复往,近桐阴深处,歌声 又作。因问随行内监以歌者何人,内监以兰儿对。兰儿者,那拉氏之小字也。宫中尝以次名 呼之。奕■乃步入桐阴深处,盘坐炕上曰:〃召那拉氏入。〃略诘数语,即命就廊 栏坐,令 仍奏前歌。良久,奕■唤茶。时侍从均散避他舍,那拉氏乃以茶进,此即得幸之始 也。 天嘏:《清代外史》,载《清代野史》卷一,巴蜀书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97~98页。 那拉氏,兰儿的名字,满族女人没有正式的名字,皆为某某氏。 兰儿的〃奋斗〃史和〃发迹〃史无疑始于圆明园。当时的咸丰皇帝不仅仅喜欢她一个,仅圆 明园内就有颇负盛名的〃四春〃,即分别被称为〃杏花春〃、〃海棠春〃、〃牡丹春〃和〃 武陵春〃的四个姑娘。当时管理圆明园的〃管园大臣〃文丰因为咸丰〃采办〃民女而得宠, 但是他给皇帝弄来的姑娘似乎都是妓女。其中四春中的一〃春〃,好像也是个妓女,居然竟 是兰儿弄来的,此举属于她后来在波澜起伏的人生中使出的无数个谋略中的一个: 文宗(咸丰)因东南太平军起,心中忧焦,颇怀信陵君醇酒美人意,常居园内,命宫监四出 觅汉女,充下陈。文丰有心腹奴二,皆汉人也。一走维扬,一去金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