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进来的严寒丝毫没有影响到队员们的如火激情,他们一路上都在热烈地讨论着,渴望能尽快系统全面地学到新技术来充实自己。车门打开了,迎接他们的是一位穿着军工装的精干男子——他就是宝鸡专用汽车厂技术部的陈主任,尽管天气寒冷,他可已经在车站等候多时,才一见面便热情地上前招呼,一个一个紧紧地握着队员们的手说:“同志们辛苦了。”
第二章 磨砺(11)
来接队员们的军卡很快就开到了站台下的空地,陈主任一边指挥着队员们把行李搬上卡车,一边介绍着队员们即将进驻的汽车厂:“我们宝鸡专用汽车厂生产的汽车长期远销海内外,在业界的口碑一直都不错。比如说,前段时间尼日利亚政府在购买了我们十辆装甲车后,再三表示希望我们能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到他们国家去协助训练驾驶员,给的待遇可高得很哪!但可惜的是我们企业生产任务很紧,本身人员就捉襟见肘,实在无法抽调人手了,尼日利亚那帮官员可是遗憾了好久呢。我当时和他们开玩笑说下次要请人可千万要赶早预约,也许能要到几个。比以前大过年的排队买年货还紧张哩!”听着陈主任爽朗幽默又略带骄傲自信的话语,队员们都笑了起来。国产的汽车能受到老外的热烈追捧,那可真是件扬国威壮名气的大好事,他们热烈地讨论着这个话题,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溢于言表。
早就知晓了队员们训练和任务目标的陈主任又把话题转回了维和任务上,他的语气带着鼓励:“同志们,再过不久你们就要到国外上战场去,以前的实践证明,我们的防弹装甲车成功发挥了有效保护队员生命安全的独特作用。但相对的,它的架构和性能也非常复杂,对驾驶员的驾驶和保养技能都提出很高的要求。你们有没有信心在短短的十天里完全掌握这些知识?”
“有!”队员们信心满怀的声音震碎了窗沿外面挂着的长长的冰凌。
回忆起这十天的训练,让防暴队员们至今都记忆犹新,而其中最难忘的,就是第一天的驾驶训练要征服的那座闻名遐迩的山峰——秦岭。
早在汉代即得名的秦岭在历史中已经流传千年,海拔2000…3000米,山体雄伟,势如屏壁。《史记》中说:“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因此,它有“九州之险”的称号。
秦岭素以磅礴大气和风景秀丽著称,山地地貌奇特险峻。低山区谷狭深幽,山色云影开合得体;中山区山势陡峭,梁脊齿状,奇峰对峙,重峦叠嶂;高山区地貌形态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只是这几天来陕西的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度,冷得瑟瑟发抖的队员们心系训练,也无心欣赏秦岭的曼妙景色。
清晨时宿舍的气温就很低了,组长洪明把带来的三件加厚保暖内衣都穿在了身上,还是觉得全身不停地发抖,手脚都麻了。再一听旁边也都是牙关打架声,他左右一看,发现石广中、吴俊杰等队员也是抖得厉害,便连忙叮嘱道:“同志们都把棉衣带上吧,能穿的都穿上,室外的气温更低呢。”队员们答应着,纷纷把自己的厚衣服往身上套,一个个硬生生都裹成粽子,憨态可掬的埋头整理着行装。随后赶来的陈主任见到队员们的样子,笑着打趣说:“广东那边从来不下雪吧?可真是难为你们了。”队员们笑着说别说下雪了,一年到头,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的天数都是掰着手指头能数出来的,这下可好,一下子落差30多度,可真的都冻成冰碴子了。
准备完毕,队员们精神抖擞地出发了,一路在车上挤着还算暖和。等装甲车停在秦岭山脚下,队员们下得车来,融化的雪水就从山上飞落而下,飘飘洒洒地拍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又疼又凉。
队员们很少有人见过如此奇伟壮观的自然风光,纷纷扬着头赞叹不已。洪明看着仿佛高耸入云的秦岭,好奇地问:“陈主任,这山得有多高啊?”
第二章 磨砺(12)
“呵呵,最高峰差不多3000米,不要紧,咱们慢慢开。”张主任本来还担心大家有些怯场,如今见大家却都是一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知道大家求战的欲望很强,心里特别高兴。
秦岭山脉蜿蜒绵长,弯道又急又多,仅容两车并排而过的车道边上没有任何防护栏杆,探出头去一看,便是触目惊心的深渊悬崖,掉下去别说人体,就是装甲车也能生生摔成烂铁皮,真可谓是险峻到了极点。
装甲车开得很缓,慢慢地向山上吃力地爬着。司机洪明的双眼紧紧地贴着一本字典大小的观测镜,一眨不敢眨地密切注意着路面情况,提防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这方向盘在他手里握得都被手心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