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文学禁区。“忆语体”散文确能发乎真情;打破了传统道德的束缚;把笔触伸入作者的内心;描写他们的闺房私情;发前人之所未发;解放自己;享受生活;张扬自我;抒写真情实感。“忆语”散文不仅迈进了中国婚恋文学“婚前爱情”的禁区;在描写婚姻生活的笔墨方面;也有为前代作品所不及。(彭 俊)
桃花扇主人——侯方域(1)
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河南商丘人。与桐城方以智、如皋冒襄、宜兴陈贞慧并称为“明末复社四公子”,又与魏禧、汪琬同称“清初散文三大家”,并且位列清初三大家之首,在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侯方域早负盛名,文有奇气,性格豪迈不羁,其人与文皆备受关注。“当其弱冠日,英名振华胄。两世东林魁,闻见亦良富”。复社名士吴伟业曾谓侯方域“仪观伟然,雄怀顾盼”。邵长衡《侯方域传》亦云“方域傥荡任侠使气”。著作有《壮悔堂文集》和《回忆堂诗集》。
豪气誉天下侯方域“生而颖异,读书尝兼数人”,很早就吟诗作赋崭露头角。他的少年成名,不仅因为其能诗善文的才华,更在于其出身名门而养成的倜傥不羁、豪迈大略的性格。
商丘侯氏可谓“家门鼎盛,世籍华庑”。侯方域的祖父与伯祖、父亲与叔父两辈皆兄弟同为进士且仕途通显。侯方域生于这样的家庭,自然才情不同于常人。其时雪苑声伎文采之风极盛,侯氏亦曾蓄家乐,请名师教习,故侯方域雅嗜声伎,精通音律。
侯方域才名早播于公卿之间,与东南诸名士亦彼此钦慕,“四海心知但一揖”。方域往往“遇人不肯平面视,然一语合,辄吐出肝肺,誉之不容口,振友之厄,能不吝千金”。故他遨游于留都(南京)佳丽之地,驰骛于诗酒声色之场,极为震眩时人耳目。当时其父侯恂系狱,侯方域依然每侑酒必佐以红裙,一直过着任侠豪气的浪漫生活。黄宗羲为此曾力劝侯方域,张自烈认为“朝宗素性不耐寂寞”,一如邓之诚评其“穷极声伎,而富于文辞”。
青年侯方域显示着其贵公子恃才傲物、率性疏狂的个性锋芒。但更为世人瞩目的,是他生性豪举,喜结诸贤的非凡气度。田兰芳云:“朝宗生于贵胄,负高才众望,有不可一世之意。然人有一善,即在孤寒,未尝不奖激推引,与之均礼。其尤贤者,则屈己下之,惟恐不得所欲,宁易为人所及”,称赞侯方域以善养人,重情厚谊。《今世说》卷六载:“侯朝宗豪迈多大略,少本有济世志,尝与吴次尾、夏彝仲醉登金山,指评当世人物,二子以方域比周瑜、王猛”,一派雄视当世,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由于在这种精神气质上的契合,方域每日与复社、几社名流为文酒之会,他们以清议自持,品核执政,裁量公卿,一时有“太学党人”之名。而之所以人人引重,无不愿与之交结,也正是他这种热情激荡慷慨任侠的个性风范所致。显赫的家世为侯方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舞台,加之本人天赋异禀,慷慨盱衡,“以其迈往无前之气,卓荦不群之才,矫乔独雄之风调,崛起中原”,展示着其独特的性格魅力,遍结海内诸贤,其豪放不羁、任气尽情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桃花扇主人——侯方域(2)
竭力反阉党侯方域生于家国鼎沸之际,其成长也伴随着激烈党争的刀光剑影。父辈们心忧天下,不畏权势,宦海浮沉于国家危亡之时,使其少年时便有澄清天下的救世意识和肃清海内的鸿鹄之志。然而当时阉党方炽,诛伐异己,两相斗争,尖锐复杂,这一切不能不在他的心灵世界留下深刻痕迹。
当时“凡是东林的后裔都援助复社,凡是逆党的余孽,都与复社作对”。受家庭的影响,侯方域到金陵自然就和继东林而起的复社诸子同气相求。胡介祉《侯朝宗公子传》云:“方明季启、祯之间,逆阉魏忠贤徒党,与正人君子各立门户,而一时才俊雄杰之士,身不在位,奋然持天下大义者,有四公子其人。”复社四公子被视为东林后劲,皆父子前仆后继皎然与日月争光的海内名士。因此在这一时期,侯方域政治人格的光辉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其关心国事敢于放言,痛恨阉党不畏权奸的正义气概。
魏阉义儿阮大铖蛰居金陵时,勾结马士英图谋当政。顾宪成之孙顾杲、陈于廷之子贞慧等作《留都防乱公揭》,揭露其阴险叵测,一时舆论哗然。阮大铖不惜重金,欲利用曾有世交的侯方域以结欢于复社诸子,而遭婉言拒绝。复社诸子常以咀嚼笑骂大铖为乐,阮大铖自此对侯方域衔恨入骨。后来弘光即位不久,阮大铖重新受到重用,他宿怨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