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的机会尽可能地减仓,越快越好。不要犹豫,更不要舍不得!现在亏一点,止损卖出,将来还有机会买到更低的价格。买股票又不是娶老婆,对老婆忠心不二,天经地义,如果对某些股票也忠心耿耿,那就是傻瓜了。他现在还不是我们的客户,听不听,就看他自己了。”
皮特点点头,出去了。
关德培在好几台电脑上分别操作了一番,电脑上显示出股票行情和图表。他支起胳膊肘,闭目沉思。过了片刻,他摇了摇头。睁开眼睛,他的目光落在了那枚中国古代铜钱上。那是很普通的一枚中国古代铜钱,直径56毫米,上面刻着“咸丰通宝”四个汉字。
关德培把铜钱从架子上取下来,捧在手心里端详,陷入了沉思。
“笃笃笃……”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关德培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见琳达在门口张望,手里捧着文件夹。
他微笑着点点头,琳达走进来:“先生,这几份文件需要您签名。”
关德培看了看琳达递过来的文件,拿起笔,他突然想起什么,问琳达:“听说你那宝贝儿子病了?”
“是啊,上个月突然身上出了很多红斑斑,很痒,医生说是荨麻疹。用什么药都不管用,一个多月了都没好,急死我了。”琳达脸色焦急。
“荨麻疹?”关德培放下笔,把手里的铜钱挂回小红木架子上,笑眯眯地看着琳达:“我倒有个办法,一个星期就能治好。”
“真的?!”
“你坐下,听我说。回去找两样东西,一样是白酒,另一样是白醋,按照二比一的比例混合,白醋二,白酒一。早晚各一次给他涂上,哪儿痒就涂哪儿,涂上去,凉凉的,很舒服,马上就不痒了。一个星期全消。”
“这么神?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办法的?”
“当年我小的时候,也长过这个东西,我的外婆就是用这个偏方治好我的。”
“谢谢你,关先生,不,关医生。”琳达笑得很开心。
“不用谢,我们中国人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这不过是个中国民间的土方子,但愿对那孩子有用。”德培边说边在那一摞文件上逐页签字。
白手起家的关德培虽然是德培投资公司的创始人,但是从来不对雇员们摆老板的架子,相反,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是一家人,是兄弟、姐妹。”对他的这些“兄弟姐妹”,甚至包括他们的家人,德培总是很关心的,而且,这种关心是发自内心的,他信奉从小受到的中华传统教育:“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这也是他聪明的地方,谁愿意为一个对下属漠不关心、甚至刻薄刁蛮的上司卖力赚钱呢?在华尔街,小公司要想与大公司竞争,靠拼资金肯定是不行的,要靠人才、智力。而人才是讲待遇的,有真才实学的人很容易就会被大公司出更高的薪水挖走。在一些以高科技、高智能为特征的公司里,人才的跳槽很可能会造成公司的商业机密、技术诀窍外泄、客户关系流失,损失将是巨大的。所以,关德培对职员们以诚相待、关心爱护,除了他本身的性格、品质和教养使然外,也有为自己的公司留住人才的考虑,他的另一个信条是:“士为知己者死”。
琳达坐在椅子上等待,她的目光落在了正在她面前晃动着的那枚中国铜钱上。她好奇地去拨弄它。
“这是一百年多前的中国古钱。”关德培已经签完了字,发现琳达对这枚铜钱感兴趣,微笑着解释道。
“一百多年啦?可它怎么还这么光亮啊?”琳达不解地问。
“哦,我家祖籍在中国的广东,乡下有个习俗,用一根红丝线穿上一枚铜钱,挂在小孩脖子,说是长大了能家财万贯。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外婆给我的,我从小就一直戴着它,日久天长,就把它磨亮了。”
他把铜钱取下来,递给琳达:“去年,我成立了这间公司,搬进这里来办公,才把它从我胸前取下来,专门给它做了个架子挂起来,就当是我这间公司的‘镇店之宝’吧。虽然说这枚铜钱本身并不贵重,但是对我来说,它是无价之宝。说起来,要不是因为它,也许我就没有今天,更没有这间公司了。”
琳达睁大了眼睛:“哦?它还有这么多故事?能讲给我听听吗?”
“呵呵,好啊。”关德培轻轻叹了口气,摘下眼镜,回忆道:“十年前,我在密苏里读研究生,专业是核物理。”
琳达做了个鬼脸。
德培笑了笑:“很冷门,是吧?那还不是最糟的,那时正遇上经济萧条,失业的人很多,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