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页)
《新警察故事》之后,杰克成原本筹拍的原版的《新警察故事》流产。在沈正辉的《新警察故事》的映衬下,原来的《新警察故事》的缺陷异常明显地暴露出来,从逻辑性到火爆度,都不能和沈正辉的片子相提并论。杰克成在这部《新警察故事》里面好好威风了一把。也不想回到原来的故事里面受虐。杨守诚也觉得再开拍一部同名的电影也没有什么意思,自己旗下的演员在沈正辉调教下的精彩表演在其他片子里面很难复制出来,也熄掉了继续用杰克成圈票房的计划。杰克成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如果《新警察故事》在好莱坞表现非常好的话,那么自己能不能洗刷掉《环游地球八十天》的耻辱。重新回到自己的好莱坞一线地位?
这个猜想伴随着《新警察故事》在好莱坞上映获得了更多的信心。《新警察故事》在好莱坞首映第一周的三天收获了3200万美元的票房,到了第二周七天上映的成绩达到了5400万元,票房眼睁睁地朝着一亿元以上,冲击两亿元的成绩去了,哥伦比亚笑得合不拢嘴。尽管在宣传上《新警察故事》一直被嘲弄为《飓风营救》的亚洲版,但是架不住美国的观众就是喜欢这种热闹的打斗电影,虽然杰克陈前一部电影让人失望,但是这一部的导演可是沈正辉。从某种意义上讲,炒作说《新警察故事》是亚洲版的《飓风营救》是一个很好的噱头,特别是沈正辉还是《飓风营救》的导演,这让哥伦比亚越发地重视《飓风营救》的续集起来,他们虽然不会马上启动续集的制作,但是他们肯定会重视这个项目,并且努力试图将这个系列片做好。
当然,这些事情在沈正辉抵达香港的时候还没有发生,所以那个时候杰克成、杨守诚和向先生三个人还处在相当的患得患失的情绪之中。即便是亚洲的票房已经收回了投资,三个人还是忍不住期望北美的票房能够更高。
“续集的制作要再等等,”沈正辉这样说道,“这样快就决定制作续集是不明智的,我们要让观众处于某种**之中。”他说道,“再说,十二月份就是周星星的《功夫》上映了,我觉得一切情况可以放在《新警察故事》在北美上映了以后再说,更何况,如果要制作续集,我们也需要和哥伦比亚方面协商好。虽然《新警察故事》和《飓风营救》表面上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两部片子实际上是绑在一起的,哥伦比亚肯定不希望我们这边先拍出来一个亚洲版。”
这话让杰克成更加焦灼起来。
电影的红利正陆续到账。各地的票房分成源源不断地汇入到投资人收钱的账户里。钱是最激发投资人心中**的东西,杰克成的表现同样激发了香港电影人的狂热激情,他们追在杰克成的身后,恨不得投出钱来让杰克成十部八部地拍下去。但是投资人并没有脑残,他们在投资的时候也同样提出要求,要求最好是还是沈正辉来导演。当然。投资人们不会直白地对杰克成说你导演不行,还是让沈正辉来导演吧,而是从各种角度绕着弯子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当然,杨守诚和杰克成此时手上并不缺钱,但是作为电影人,还是要保持必要的融资渠道,有些人的面子实在是不好拒绝。听多了这些人说的话,原本有些自高自大的杰克成又对自己怀疑起来——难道说我真的没有导演的天赋?当然,他在公开场合绝对不会接受这种说法。但是总的来说。杰出的商业导演某种程度上都是偏执狂,能够转型做导演的演员里面,似乎确实只有周星星做到了顶级导演的水准。
所以,在沈正辉面前,除了合作的事情,杰克成还想问一问自己作为导演还缺了什么,但是碍于面子,大哥始终问不出口。
沈正辉顺便又再看了看王斌和王军的工作情况。他们除了帮着沈正辉投资《无间道》、《新警察故事》这种大片之外,也酌情投资一些小的电影。沈正辉给了他们更多的工作。尽量收购老旧香港电影的版权,实际上不局限于香港电影,包括电视节目,综艺节目的版权沈正辉也需要,他正在为日后的视频网站做准备。
就在沈正辉结束了自己在香港的活动,准备返回日本的时候。突然先后接到了林健和李泽凯的电话。
林健的话弯弯绕绕的,除了向沈正辉问好,询问《无间道》的分成之外,最后拐着弯问沈正辉对于香港电视台还感不感兴趣。
这倒是提起了沈正辉的兴趣来,“林生准备卖亚视吗?”
“早就不是我们林家的电视台了。”林健的语气倒是有些惋惜的样子。不过也不是太眼严重,毕竟亚视每年亏损也是现实,从某个角度上讲,林家也算是甩掉了这个包袱,“我的股份早就卖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