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5(第1/2 页)
《六米之上[竞技]》最快更新 [aishu55.cc]
罗斯托一次通过。
到这一跳为止,贝兹鲁科夫和罗斯托以总试跳次数四次、5米78的成绩并列第一名。他们两个不愧是现役世界最佳的四名男子撑竿跳运动员,整场比赛的表现都非常稳定。贝兹鲁科夫和罗斯托各自都申请了三次免跳,其余几次都是一次过杆。截至目前,还从来没有失败过。
沈应猜测,今天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大阪站的比赛,男子撑竿跳冠军多半就要在贝兹鲁科夫和罗斯托之间产生了。
其实,本来卡萨林也应该对冠军有一争之力的。他同样是现役最佳之一,曾经悉尼奥运会铜牌得主,个人最好成绩有5米98,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实力非常强劲的选手。然而,卡萨林今天似乎有点不在状态。
他之前已经有过三次失败,刚刚5米78的第一跳也没有成功。暂且不说总试跳次数已经被远远拉开,就单纯以卡萨林目前为止的表现来看,今天的他恐怕是不能和贝兹鲁科夫以及罗斯托竞争冠军宝座了。
由于斯托罗纳克申请免跳、齐默尔曼又早早淘汰,就像5米53那轮比赛一样,5米78的高度,沈应同样是最后一个跳。
不知道这个位次顺序算是好还是不好,沈应反正是没有因为“最后一个跳”而紧张。
他只会因为高度本身紧张。
沈应站在助跑道前。
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确有其事,沈应总感觉握着杆的手心有点潮。但摊开来看,又只能看到一片白色的防滑粉,所以应该只是心理上出现了错误感知吧。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是不是人就是会这样?越是想着要“清空杂念”,这种想法本身就成为一种越强烈的杂念。这个问题还真是让人困扰。
虽然好像效果不大,沈应还是努力尝试着排除了一下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
他睁开眼,注视着前方的海绵垫———三角架——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三角架上的横杆。
要开始了。
沈应拾起撑杆,置于体侧。
他在心里默默地数了三个数,找到节奏后,开始助跑。
风渐渐大了。
沈应感觉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状态。
他听不见观众台上打节奏的拍手,听不见教练席上的评述,听不见一旁选手的交流……他的全世界只剩下耳边的风声,脚下的跑道,手中的撑竿,还有前方等待他去征服的横杆。
撑竿插入插斗。
起跳。
伴随着和撑杆回弹的力同步进行,核心发力,转身向上,身体倒转垂悬于地面。
……嗯?
像是流动的水突然被阻断,撞上巨大的石块,不得不停滞下来。
好像碰到了什么。
突然间,沈应从那种奇妙的状态脱离。
身体过了,但又没有完全过杆。可能是距离把握得不是很好,虽然高度足够,肩膀却蹭到了一点横杆。
横杆从三角架上掉落下来。
这一跳失败了。
没有什么失误动作,也不是跳的不够高。沈应甚至觉得这一跳前面70%都发挥的不错。可能最终只是欠缺了一点点运气。
说实话,人在半空中真的很难调整自己。
也许只是插竿时一点微小的区别,又或者转身时某一块肌肉发力大了一点……
这些都有可能造成过杆位置的差异。当跳的高度并没有高出横杆很多的时候,这点微小的差异也会对最终过杆的成功与否产生影响。
沈应的这一跳差不多也是类似的情况。
并不是说高度够了,动作都到位,就一定可以顺利过杆。比如说卡萨林就是。
作为现役最佳四人之一,他的技术动作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卡萨林今天的四次失败中,只有两次是出现了失误,另外两次试跳,动作、高度都没有问题,但就是没有过。所以说撑杆跳的“发挥”也挺玄乎的。
因此,尽管5米78的第一跳失败了,沈应也没有太在意。
当然他确实会有一点点遗憾,毕竟这一跳离成功真的只差了一点点。但更多的,这次的失败反而让沈应确定了“发挥好的话我应该是能跳过5米78”,给他建立了信心,让他对于接下来的第二轮试跳更有把握了。
5米78的第二跳,伊格纳季耶夫没有再“故意失误”,很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