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1948年末只有177点了,而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却增长了50%。类似的情形以后又重演过好几次。
股市走势为什么会和宏观经济环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传统经济学和金融学教科书上都无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因为这不是用宏观经济波动就可以解释清楚的,更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导致股市相应波动的说法相矛盾。
对此巴菲特的解释是,这种反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率、预期投资收益率、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其中尤其是利率因素最关键,它就像地心吸引力一样吸引着全球所有资产的价值。而用这一学说对照巴菲特所分析的上述各个阶段的股市走势,确实非常吻合。
限于篇幅,关于利率、预期投资收益率、投资者心理因素等内容这里不加展开,本书后面将有详细叙述。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股市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实际上它受利率、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大。所以,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更应该考虑的是该股票的微观面,而不是整个宏观经济面。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打盹时赚的钱比醒着时更多
我们的投资组合还是没有多大变动,我们打盹时赚的钱比起醒着时多很多。按兵不动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明智的行为,就像是我们或其它经理人不可能因为谣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可能调整贴放利率,或是华尔街上那帮土匪大幅改变他们对股市前景的看法,就决定把旗下高获利的金鸡母卖来卖去一样,我们也不会对拥有部分所有权的好公司股票任意出脱。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准备持有10年的股票不要买。从他自己的投资经历看,他在打盹时赚的钱要比醒着的时候多很多。所以他开玩笑说,他宁可每天睡着了打盹,也不愿意醒着。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年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组合并没有多大变动,因为根据他的经验,他在打盹时赚的钱比醒着的时候要多很多。
所以他说,按兵不动就是一种明智的投资行为。就像他和其他经理人不可能因为只是听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可能要调整利率了,或者美国华尔街上的那些投资机构大幅度改变了对股市发展前景的看法,就把手中拥有的好股票频繁买进卖出一样,投资者更应当关心的是能否以合理价格取得拥有绝对竞争优势和德才兼备管理层的好股票。只要这些股票的本质没有任何改变,就应该一直持有下去。
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投资,巴菲特说,投资者到最后会发现自己的绝大多数股票实际上集中在少数几只好股票身上。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这就像篮球俱乐部把投资集中在一群大学明星篮球队员中20%最具发展潜力的球员身上一样,这里完全符合“二八定律”。
巴菲特介绍说,无论买下整个公司还是拥有部分股票,大家都会发现他偏爱那些变化不大的企业和产业。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企业能够拥有10年、20年以上的竞争优势,而那些发展变化快速的产业环境或许能让投资者一夜暴富,却无法提供他所想要的那种稳定性。
比较而言,他宁可希望拥有这种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稳定型发展企业,也不希望买到那种上窜下跳的黑马型股票,后者只会让人担惊受怕。
也正因如此,巴菲特拥有的股票都具有这种稳定性,所以每天晚上他都能心安理得地睡觉,并且希望睡觉的时间更长一些,因为他在睡着的时候赚的钱比醒着的时候更多。当然,这只是他一个玩笑的说法。
关于这一点,巴菲特其实早在20岁时就有这种想法了。他说,如果你拥有1美元、每年增值1美元,期限是20年,这时候有两种选择:一是把你的1美元卖出去然后重新进行投资,当然,这时候你是必须支付税款和交易费用的;另一种选择是你什么也不做,就这样静静地等待20年时间过去。要知道,这两种选择的结果大相径庭。
第一种选择你看起来很忙,而且每年都有收获,可是20年过去后你所得到的投资回报却只有万美元。由于每年都要卖出、买入1次股票,所以这20年中你必须作出40项决定,而且每一项决定都不能错,这样才能保证年年获利。而在第二种选择下,你什么都不用做,最终所能得到的投资回报却可以高达万美元(请注意,美国的股票交易要交34%的所得税,这个数据在我国测算时会有所不同)。
巴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