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耍��强梢苑治��啵阂焕嗳说乃嘉�托形�酝A粼�*德国社会主义阶段;一类人全盘西化,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行事;一类人善于将东西方的管理理念结合,保留了原来的一些好的价值观。第三类人最成功。蒙佩尔先生的这个分析和评论是发人深省的。
总的看,统一以来,东德的转轨已取得相当进展,这表现在制度、社会和物质三个方面。但转轨的过程对许多人来说是痛苦的,不少人的心理感受仍较暗淡。东西两部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仍较大,东部地区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赶上西部经济的发展水平。而40多年受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差距,更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有人形象地说,有形的柏林墙已经拆除,但无形的柏林墙依然存在。要使东西德真正实现“内在的融合”,人们估计大约需要两代人的努力。
徐:*总书记在论述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时深刻指出:“世界上一些曾经长期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特别是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先后丧失执政地位,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丧失了先进性。”您认为应从原东德统一社会党那里吸取怎样的教训?
梅:至于吸取哪些教训,我只能粗浅地谈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是国家兴亡,关键在党。无产阶级政党要想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党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原*德国统一社会党失去政权留给我们的一条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德国以及东欧其他国家,乃至苏联解体,首要原因是党内出了问题。正如1989年11月*同志所说:“东欧的事情对我们说来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
二是必须选择与本国国情相适合的发展道路,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没有出路。*德国唯苏联马首是瞻,照搬苏联模式,并在经互会内部实行不利于自主发展的分工,致使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严重,比例失调。由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使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越来越失望。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东欧包括东德的共产党,都是在苏联培植的,不是土生土长地从基层发展起来的。尽管统一社会党是领导党,主导一切,但实际上群众基础并不深厚,不像我们中国共产党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真正是和老百姓同生死共患难,是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长期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统一社会党内混进了很多投机分子,这些人入党就是为了做官,因为除了党没有别的途径可以升官,而升官就有了一切,很多党员抱着这样的想法入党。党的理论政策常常脱离实际,经济发展落后于西德,使人民群众对党失去了信心。 。。
第三章 德国有形与无形——柏林墙倒塌的前后(10)
四是改革不是改向。德国统一社会党受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影响,改革成了改向,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总之,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不是*主义的失败,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这些国家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违背了*主义的基本原理所造成的。
徐:感谢您接受采访,并作出如此精辟的分析。
阿尔巴尼亚
东欧剧变的尾灯
访谈中国前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范承祚
徐鹏堂(以下简称“徐”):范大使,您好。在东欧发生剧变的国家里,阿尔巴尼亚的情况比较特殊,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曾长期闭关锁国,但还是未能避免剧变的命运。请您先谈谈面对东欧政局激变,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范承祚(以下简称“范”):1989年波兰、匈牙利共产党先后丧失政权,东欧政局激变。为了防止波兰、匈牙利悲剧波及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在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九届八中全会上,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阿利雅强调,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必须坚持四个“不许削弱”的原则,即“不许削弱公有制,不许削弱党的领导,不许削弱无产阶级专政,不许削弱民族自由、独立和主权”。但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按照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意愿前行,相反,东欧剧变愈演愈烈,而阿尔巴尼亚也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徐:据资料记载,阿尔巴尼亚政局动荡是从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