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2/4 页)
水的小白,看中原x白的人,或许每年都有几千万。但是过三年后再去看,那几千万已经不是原先的几千万了,那些小学生成长起来之后,也会反省:当年我还看过这么弱智的东西。等人口红利没有之后,这门生意就消失了。
除非指望疯狂生2胎,提供源源不断的小学生人口红利。
在电视上看落语的观众,看不了两年就会抛弃艺人。只有去落语剧场里看落语的人,才是会欣赏落语师一辈子的人。
“没想到竟然是这样……没想到竟然是这样。顾先生,请受我一拜!”金成武反复咀嚼着顾诚的话语,冷汗已然涔涔而下。
“可是,请恕我冒昧,您刚才只是证明了‘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都能对内容产业创作模式造成如此的冲击’,可为什么史的结果却是在扶桑,这事儿在电视普及的时代就发生了;而到了华夏,却要等到互联网普及才发生呢?史的发展,和您的理论并不完全相符啊。”
顾诚暗暗点头,心说金成武还算上道,果然是个用心揣摩了剧本的。
不解答这个问题,他心中始终会对顾诚的理论存着怀疑。
“这个其实不是技术的问题,是政策导致的偏斜。理论上,电视机普及时,‘复制边际成本降为零’的马太效应就已经生效了,不用等到互联网。
但是,在华夏有严格的龙标、公映许可证和书号限制。纯粹求爽的作品,或者微微涉正的作品,以及穿越篡改史的作品,一直到上个世纪还算是非法出版物,或者至少是很难拿到书号。互联网的出现,让传媒出版得到了一个宣泄的口子,所以华夏内容产业才和脱缰野马一样狂奔勐进。
在世界上其他国家,90年代以前就有《冰与火之歌》,更早就有《魔戒》,在扶桑有轻小说,各种打怪升级泡妹求爽甚至穿越到游戏异界里的文娱作品。所以网络是否出现,对于那些国家而言只是让作品多了一个传播推广的渠道而已,只是一个工具。
但是,在华夏,网络对于这类被长期压抑的需求不仅仅是一个渠道,而是一个决定生死存亡的存在。没有网络之前,这些东西连活下来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华夏没有‘类型小说’的史,这是一个真空。一旦有了一个绕过出版(和谐)审查(和谐)制度的口子,积攒了几十年的欲…望就洪水滔天一样冲出来了。所以我毫不怀疑华夏人在网络文学上会比任何国家发展得快,竞争更激烈。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研究华夏人面对‘互联网时代文化创作泥沙俱下’的问题时,我们根本不需要去对标‘扶桑人在网络普及时是怎么干的’,我们只要反思一下‘扶桑人当年在电视机普及的时候是怎么干的’就够了。”
科技的主流,如水之归下,不可遏止。
政策的存在,如同提防堰塞,可以暂时阻却那么几年,制造一点假象。就如同舜帝殛鲧用禹之前,息壤治水的成果。
但史的最终形态,终究是科技和政策双重作用之下,虽被迟滞,终于殊途同归,可缓而不可改。
金成武的内心,此刻已经被崇拜所充塞了。
“谢谢!非常感谢!能和顾先生聊一场,是我这部片子最大的收获,比片酬还珍贵得多。”金成武发自内心地最后鞠了个躬,礼貌地起身告辞。
顾诚送他出去,正准备关门。临了金成武突然转身,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顾先生,我还想问一下,您刚才说的‘视频要有弹幕’,是什么意思?弹幕这个词,我没听错吧?”
顾诚脸色一冷,爬满了黑线:“……你一定是听错了!这不重要!”(未完待续。。)
第65章 完美收工
折服金成武,剧组再无老戏骨。
2004年的金成武正处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阶段,无论是在华夏还是扶桑电影圈里,那人气指数都是炙手可热的。大陆的老谋子年初找他拍商业大片《十面埋伏》,香江名导杜琪峰去年的《向左转,向右转》也是热门话题,所以金成武属于艺术奖项拿得不多、但流量热度非常过硬的类型。而且就在两年前,金成武也和本片副导演山崎贵在扶桑电影《回归武者》上合作过。
《三丁目的夕阳》虽然把制作成本从平行时空的200万美元提高到了如今的1000万,要在剧组里找出一个比金成武更出名的明星,却着实不可能顾诚本人除外。
所以,仅仅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顾诚就通过折服金成武,让剧组中所有演员认清了他的能耐这个砸钱的大老板,可不仅仅是带资进组的货,人家的演技和艺术揣摩、思想境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