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于是,在拱北过境处,人们隔三差五就能见到一位气宇轩昂的人物,留着小平头,戴着墨镜,西服领带皮鞋手提箱手表面巾纸等等一应之物都是高档之中的高档,名牌中的名牌,装扮出人中的龙种,这人就是李梦石。
原来,全球新闻发布会流产后,李梦石决定改弦更张,另辟蹊径。他和张生一番计议,要把永动机卖到香港去。香港不是有很多Investment banking(投资银行)吗?他们不是满世界寻找好的项目吗?购买、吸收、兼并、分拆等等不正是他们热衷的拿手好戏吗?好的项目还得有识货的人呐,不然黄金也只能卖个锡价。
这实在是对李梦石推销才能的一次挑战。因为这个发明太过伟大,超出了一般人的知识所能认识的范围,所以人们习惯于以无知作为最大的理由,来否定它的科学性,和它了不起的创意。所以,当有限的接触到这个伟大发明的人流露出面对双头兽的神情,或耸耸肩象西洋人那样,说,哦,太有趣呐,这真是一个玩得福的奇思妙想!这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可想而知,李梦石面对的困难有多大啊!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谁说年轻的李梦石不是个好同志呢。
李梦石瞄准的是世界一流的投行。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Merrill Lynch;Lehman Brothers这些投行大腕在香港的办事处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个来历不明的大陆客的骚扰,香港警署存档的报案材料证明,各大投行所描述的这位大陆客有一些特征相当一致,如小平头,双眼赤红(在室内是不戴墨镜的),显然陷入某种狂热的情绪当中,具有突然攻击他人的危险。又如,穿戴整齐,一身名牌,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所以更其危险。点名求见总裁以上职位的人,声言已研制出伟大的永动机,寻求合适的买家等等,屡遭婉拒,犹自契而不舍,死缠乱打,语带谵妄,迹近诈骗,云云。
三个月往来奔波,磨掉的嘴皮飘成漫天飞雪,原本光鲜的一身也沾染了深深的岁月的痕迹,只有头依然小平着,双眼依然墨镜着,这代表着不屈的精神。但事情毫无进展。
倒是香港警署接到各大投行的报案,立即开展对小平头的调查,并向大陆警方提出协查请求。事情很快水落石出,两地警方得出结论,危险级别★,不予立案。
李梦石对他面临的危险一无所知。他所能知道的是,没有人愿意买他的永动机,因为根本就没人相信。
一位高傲的出口华人在他的面前吐着唾沫星子说,果真有永动机,所有的加油站都可以歇业啦,核电站也是多此一举!这样划时代的伟大发明,给你颁10个诺贝尔奖也嫌少。
是吧?李梦石丢下两个字,走人。和一个缺乏想象力而又自负的人,能谈出什么来呢。
李梦石陷入了不可克制的孤独之中。他知道,在永动机几百年的发明道路上,从来只有牺牲者的累累白骨,甚至还没有一人到达成功的彼岸,难道他也将宿命地成为下一个牺牲者?至少他已经将他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埋葬在永动机的梦想里了……
坚持或者放弃,这是个问题。
博士按时来到工商局商广科,他是这里的常客,几十万白花花的银子啊,还不能混个人儿熟?和科里的几位打过招呼,博士说,我来接受教育啦。有科员说,陆总,你是屡教不改。博士说,人的认识的提高是有个过程的,各位领导要有耐心,给我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毕竟我们也是为经济建设作贡献嘛。
科长过来递给博士处罚通知书,说,签字吧。
博士一看,忙说,这是判的死刑呀,孙科?
科长说,这还是轻的呢,没学过广告法吧。
就是,博士说。我们太年轻,对法律的理解有偏差,回头请各位领导给我们普普法,这一课是一定要补上的,老这样给你们添麻烦,我都觉着自己不长进呢……
絮絮叨叨的,把大伙都说笑了。
科长又说,问题很严重,盗用报刊文号,私印违法广告,这罚的算轻的呢。
博士说,孙科,我们是老客户啦,可不能一次罚死了,那样下次就没得罚了,是吧?一脸谗笑。
科长说,不重罚你们不长记性,先把通知书拿回去,学完法再来认罚吧。
博士知道先缓冲一下有利于问题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