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页)
伊克坦布已经大败,既惊又喜!惊的是石达开居然能战败满洲名将;喜的是,一贯骄横的满洲将军,也无非是只草鸡。借敌之手,狠狠地教训他一下,煞煞他的威风,未必不是好事。他还希望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
向荣把一切应做的事情,都弄得妥妥帖帖,这才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带着人马,缓缓向前移动。乌兰泰这次惨败的消息,他是刚才知道的。他没有料到,这位皇上曾恩赐过黄马褂、赠号“巴吐鲁”的常胜将军,竟失败得如此神速而又这样狼狈,可见洪秀全和石达开这些人,决不是好惹的,自己更应慎重行事。
书接前文。向荣骑在马上,正在思考如何应敌,忽听前军派人来报:“乌兰泰求见。”向荣听了,立即催马上前迎接。但只见乌兰泰盔也丢了,黄马褂也破了,左肩包着白布,满脸是血垢,半边身子也被血染红了。如果没人提醒,几乎都认不出了。再看看他的人马,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半数以上都受了伤,俗话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向荣看了,心中很是难过。
乌兰泰见了向荣,过去那种骄横模样早已丢得一干二净,话也不说,哭丧着脸儿,拉着向荣的手,二目流泪。向荣也找不出适当的言语来安慰他,只是慨叹一声,传令就地安营。全军立即行动,扎下了五行大帐,埋鹿角、挖战沟、设置障碍、埋锅造饭。并加派了巡逻兵,站岗放哨。又派出探马,刺探军情。
向荣把乌兰泰接进中军宝帐,设宴给他压惊。乌兰泰又羞又悔,对向荣说:“败军之将,愧对朝廷,愧见阁下,请看在同殿称臣的分上,借给我两千精兵,以报此仇。”向荣说:“将军毋需太谦!我向荣愿将这一万兵马让与将军使用,共为朝廷效忠,何分彼此!”乌兰泰听了,感激涕零:“不敢,不敢:某愿在向帅帐前,听候驱使!”向荣看风使舵:“只因贼匪势大,分兵不利。委屈将军与我同掌兵权,您看如何?”乌兰泰想:什么叫“同掌兵权”?哼,我还不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他有心拒绝,但想到自己已经落得这种地步,也只好勉强屈就了。于是,欠身对向荣说:“多谢,多谢!”向荣看得明白,心里说:我叫你尝尝寄人篱下的滋味吧!
第二天,探马来报:石达开正在东乡修筑工事,搭眩望楼,设堡垒,看样子要打持久战。向荣想:石逆扼守金田咽喉,阻止官军深入,真心腹大患也!他又想道:东乡是块硬骨头,是轻易啃不动的。不如避实就虚,巧取金田。
当天晚上,向荣把乌兰泰请来,用协商的口吻说:“石逆达开,扼守东乡,意在阻我深入腹地。本帅不愿与他纠缠,另有破敌之策。我拟借给将军两千人马……”还没等向荣说完,乌兰泰就抢着说:“某愿为先锋,与匪决战!”向荣笑了:“将军领会错了。我意求助将军率领两千人马,假意进攻东乡,把石逆牢牢吸引。本帅率兵翻过双髻山,直插石逆后方,切断石逆的退路。到那时,你我前后夹击,何愁石逆不灭?”乌兰泰的眼睛一亮:“向帅真神人也!”
次日清晨,乌兰泰点齐两千人马,拔寨起程。临行时,向荣一再嘱咐:“将军牢记,此行意在虚张声势,要做到敌进我退,敌退我扰,牢牢把他拖住,千万不要被石逆发觉这是疑兵!否则,此计就要落空了。”乌兰泰满口应承,领兵而去。
乌兰泰走后,向荣马上传令拔营起程,奔双髻山。向导在前面带路,按向荣的命令,避开大道,走山问小径。六七千名军兵,拖着大炮辎重,爬悬崖,翻峭壁,走山谷,淌大河,真是困难重重,官兵们不住地叫苦。怎奈向荣治军甚严,谁也不敢公开说一个“难”字。次日破晓,他们来到双髻山下。向导对向荣说:“我们越过这座大山,就插到东乡的背后了。”向荣马上命令:“就地休息一个时辰,然后翻山!”
这些官兵,走了一天一宿的路,又困又累,又渴又饿。一听让他们休息,如获大赦,立刻就地倒下,眨眼之间,就呼呼地入睡了。只苦了那些哨兵和伙头军,还得站岗、做饭。
向荣也不休息。他从马上下来,就和向导登上一座山头。往远处眺望:见山峦叠蟑,漫无边际;再看眼前:有两座大山连在一起,形如女人发髻,又像两个巨人,手拉着手,挡在面前,云雾茫茫,遮得山头忽隐忽现。一股股瘴气,在山谷中慢慢浮动,山势特别险要。
向荣目测了一下距离,又算了一下翻过这座大山的时间。怕自己算得不够准确,又问向导:“要翻过这座大山,一上一下,有无八十里路?”向导回答说:“顺大道走,只多不少。”向荣又问:“要走山间小路,需要几个时辰?”“这个……”向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