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粉墨登场(第1/3 页)
晨光洒入屋内,映得室内明亮柔和。顾明书一身素白衣衫,端坐在妆台前,侍女巧手梳理着他的青丝。他手中捧着戏词本,目光专注地扫视每一字一句,生怕有一处遗漏。他轻轻啜了一口旁边的清甜的红枣桂圆粥,微微皱眉道:“今早的粥略微偏甜了些。”
侍女小心翼翼地回答:“小姐昨日劳累,厨娘特意嘱咐加了些蜂蜜,怕您疲乏。”
顾明书闻言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言。他合上戏词本,轻叹一声:“看来今日还得格外打起精神才是。”
片刻后,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班主沈照然快步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份折扇,满脸堆笑,却掩不住眉宇间的担忧。
“明书啊,你今日可还好?昨夜没受风寒吧?”沈照然绕过屏风,见顾明书正端坐饮粥,不由露出几分欣慰,“瞧你精神不错,我这颗心总算放下了。”
顾明书放下手中的碗,转头看向沈照然,笑道:“班主放心,我既然答应今日登台,便不会让人失望。昨夜好好歇息了一晚,今日定能表现得比平时更好。”
沈照然听他这样说,心里稍稍安定了几分,可又忍不住絮絮叨叨地嘱咐:“今日来的可是京城各路达官显贵,听说连皇城中的几位大人物都在座,咱们这一场戏不容有失。你是咱们尚梨园的台柱子,唱得好,整个戏班子都沾光;若有半分闪失,可就……”
“班主多虑了,”顾明书笑着打断他,“我顾明书虽不敢自称技压群芳,但也从未让人失望过。况且,这‘新戏登台’,本就是为了叫人耳目一新,您又何必如此紧张?”
沈照然闻言愣了片刻,随后笑着摇头:“也是,你的稳当我还能不信么?好好梳妆打扮,莫要让那些贵人失了兴致。”
顾明书点头,目送沈照然离开后,眼底掠过一丝淡淡的疲惫。他抬眼望向妆台镜中映出的自己,轻轻拢了拢衣襟。侍女见状,忙拿过簪子和头饰细心为他装点。
尚梨园前厅,早已是人声鼎沸。今天的戏曲是京中传闻已久的新曲目,吸引了无数权贵前来观赏。包厢内,不少贵人们已经端坐其间,等待着幕布拉开的那一刻。
“听闻顾明书的新戏别具一格,不知今日会唱些什么。”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端着茶盏,悠然说道。
“她的嗓子,越发娇柔动人了,在京城中可谓是梨园名伶的最佳人选。”另一个年轻公子附和着,目光带着些许期待。
此时,后台忙碌一片,戏班子的演员们来回穿梭,妆台上的侍女小心翼翼地为顾明书整理最后的妆容。
“小姐,今日的妆容比以往略显清淡,显得更雅致些。”侍女轻声说道,声音中透着些许紧张。
顾明书微微颔首,语气柔和:“这样正好,今日不必过分浓妆,清淡些更合今日这曲的意境。”
说罢,他缓缓起身,抬手整理了下衣袖,对着铜镜自顾地说道:“世人看戏,不过看个一时新鲜。我只求今日唱尽心中所感,不负自己即可。”
戏台上的灯火明亮起来,顾明书缓缓走上台,身着一袭白衣,头饰点缀得恰到好处。纤瘦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越发脱俗。他一开嗓,清亮的嗓音回荡在整个尚梨园内。
“山长水远江湖路,几处风雨几处愁……”
这出新戏是一曲关于游子的悲歌,曲调低婉悠扬,唱腔更是动人心魄,仿佛将人带入了遥远的江南水乡。包厢里的贵人们个个屏气凝神,唯恐漏掉一字一句。
唱到情深处,顾明书眼中隐约闪着泪光,语调愈发哀婉动人。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仿佛都诉说着深藏心底的离愁别绪,令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戏台上的顾明书如一株清莲亭亭玉立,毫无瑕疵。可谁又知道,他背后隐藏着多少危险的目光?
就在尚梨园的后院角落,一道暗影静静伏在屋檐下,冷冷地注视着台上那个令人艳羡的人儿。
“他竟能如此安然自若地演戏,看来昨夜并未吓到他……”暗影里的人正是李默宁,他低声自语,语气中透着几分不甘与愤怒。
不远处,还有另一双眼睛也在注视着台上的顾明书。那是萧长瑜。他虽然穿着便服,但英姿勃发的气质依旧无法掩盖。他盯着顾明书的目光中,带着探究,也带着一丝复杂的情感。
戏曲结束后,台下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顾明书行礼致谢,转身退回后台。他的额角已沁出些许汗珠,但脸上依然挂着温润的笑容。
沈照然急忙迎上前:“明书,这一场唱得真是绝了!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