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245章 李定国归顺朝廷

第245章 李定国归顺朝廷(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两广地区的大战还在继续。

朱慈烺他们这边却开起了会试。

黄宗羲与顾炎武,还有方以智,王夫之他们都参加了会试。

除了已经到吕布任职的朱舜水之外。

原本历史上的“明末清初五大家”,全都积极参加了这一次考试。

除了这些有一定影响力和名气的学者之外。

天津港匠户之子鲁大山和赵小金,竟然也参加了这次考试。

鲁大山和赵小金坐在考场里看着考卷,感觉脑袋嗡嗡嗡的。

因为这一次考试的内容跟之前大为不同。

什么在同一个水池里面有一根管子,放水有一根管子注水。

然后要多长时间能把水池放空,又或者是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水池给注满?

还有某个地区有一种什么特产,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特产给卖出去变成钱?

并且还要尽量卖上一个好价钱!

又或者是以某个地方为实例,给出了具体的地形地势等条件。

问的却是遇到了干旱该怎么办?

遇到了洪水又该怎么办?

还有朝廷修建水泥公路的时候,各地的官吏和老百姓应该怎么配合?

有人不配合甚至搞破坏的话,这又该怎么应对和处理?

这一次考试的所有题目。

都是以现实中的事例为考题。

考的就是大家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哪怕是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考卷,也是以实际应用为主。

应用题这个东西并不新鲜,在之前的第2轮考试当中就已经出现了不少。

只是那个时候应用题的比例比较少。

现在却全部都变成了应用题。

这让很多考生头疼不已……

这对于文化水平相对有限的鲁大山和赵小金,那是光把题目看懂都很费劲了。

还有很多对于数理化不擅长的人。

哪怕文化水平相对够用,能够看明白题目的意思,同样也是感觉无从下手。

所有题目都是应用题。

绝大部分考生拿到考卷之后都是懵圈的。

朱慈烺他们这是要快速筛选可用的人才。

因为现在他们太缺人手了……

……

现在朝廷的实际控制区域之内。

最近刚收复的辽东地区,还有人口10不存一的山西陕西地区。

基层的官吏大多都是空缺的。

朱慈烺不想让一帮书呆子去治理地方。

那就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等到以后朝廷大军收复了江南地区,那么需要的中下层官吏只会更多。

所以朱慈烺要以科举考试为向导。

引导大量的读书人去研究实用之学,研究怎么解决实际的问题?

而不是只会之乎者也的空谈。

正所谓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东林党早就用他们的所作所为验证了这一点。

朱慈烺和大明朝廷,都不需要那些只会嘴炮的废物……

……

考场里面的考生。

那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和王夫之。

还有很多跟他们志同道合,并且经常一起探讨学问的考生。

拿到考卷之后,却没有那么多的纠结。

反而是内心里惊喜不已。

因为考卷上的很多事情他们都讨论过,甚至有些事情就跟考题上几乎一模一样。

就跟后世高考押题押中了一般。

那些家伙非常的开心,跟其他考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不管考生觉得考卷难不难,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考个好成绩。

哪怕是明知希望不大,也要奋力争先,毕竟机会难得嘛。

下一次可能又要等三年了……

……

朝廷这边正在举行科举考试的时候。

朱慈烺突然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英国公沐天波和惠安伯张庆臻

不断地派人去接触成都平原的李定国。

自从张献忠离开四川之后,双方之间不但没有打仗。

反而是交流变得越来越多。

沐天波和张庆臻率领的两大

目录
开局流放三千里归来时皇袍加身我在火影的世界里奥特老大杀手开局穿冰原狼,怎么在权游求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