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父子交谈(第1/2 页)
家里一切如常,这对高歌而言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无论是金达集团各个主管,还是几位红颜知己,又有谁不能担当重任呢?
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气候宜人,农场初秋的气温最高不过30度,遥远的山峦还能看到常年积雪。昨晚,达茜家为高歌一行举办了一场party,来的人真不少,男女老少都有。大家喝啤酒、品美食、弹吉他、拉小提琴、唱歌跳舞,热闹到子夜时才结束。
高歌非常喜欢这种自然的交往与快乐,愉快接受了四户50公里内的人家邀请。为顾及到所有人,他诚恳邀请大家在离开加拿大前一晚再次聚会。
中国美食在这里倍受欢迎,明明和卡玛拉他们在达茜家准备的卤猪头肉、卤猪蹄、麻辣牛杂、野葱鸡蛋饼、饺子和汤圆等全被吃空,个个赞不绝口。最令高歌喜欢的是,这里的人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显摆奢侈现象。只要你有兴趣,每天都可以参加party,不需送什么贵重礼物,不需讲什么排场,送一束鲜花或一瓶红酒什么的就行,大家图的就是一个快乐。路过的人也可以即兴参加,同样会被主人欢迎。
高歌决定要把这种文化带回家,今后每个周末就在园林场四合院或是别墅院内举办party,只要是集团员工和家属,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随意参加。没想到回国提及此事,所有高管皆表示赞同,各分公司也是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了一个金逹party文化。只要是周末和节假日,都会有n地举办party,大家在随心所欲的畅欢中更加了解、更加熟悉、更加亲密、更加团结、更加放飞自我。
珍妮弗已办好张念祖、山梅和山娃留学多伦多大学的手续,念祖学习物理学,山梅学习财会,山娃学习工商管理。高歌和刘娅翠对咚咚谢绝留学很不理解,单独与他作了交谈,原来是这个“爱妹狂”舍不得离开许婉婷太远,就愿意在省城大学学习工商管理。
高歌敏锐发现,山娃和咚咚虽是狂爱着妹妹许婉婷,从小就乐意当她的牛马和保镖。但山娃一直当许婉婷是亲妹妹,而咚咚则是随着年龄增长,对许婉婷有了微妙的情感变化。同样,开学就成为初一学生的许婉婷亦是如此,拥抱咚咚哥哥撒娇时有了青涩的害羞,可又愿意黏着他。
在加拿大的几天,每天都是丰富多彩、悠然自在,晨练习武、游泳滑水、骑马骑车、山间野炊、啤酒咖啡、音乐伴舞、好不惬意。梁咏丹她们也适应了多种动物的出现,不再害怕河对岸憨态可掬的熊和水中鱼群的触碰,不再怀疑水里面是否存在鳄鱼和蟒蚺,最后还和孩子们一道捉鱼赶鱼,为岸上的熊和狐狸提供盛宴。卡玛拉的二哥、三哥、达茜的哥哥及其女朋友也爱上了中国武术,念祖和山娃被他们认定为教练。
玉米和麦子的收割季节到来,广袤的田野里,孩子们尽显成熟的现代农活技能,两组大型收割机日出日落间不停地忙绿,每工作两小时就骑马换一批人继续。高恒、高风和高剑已能熟练驾驶收割机和拖拉机,与兄弟姐妹配合得天衣无缝;许婉婷的娇气已经荡然无存,骑马驰骋的画面竟然有了卡玛拉的风范,又不失许倩的雅致。
亨利先生和珍妮弗女士越来越喜欢这帮中国孩子,常在拥抱中夸赞他们是最了不起的东方牛仔,对梁咏丹她们的后勤工作同样是不吝称赞。回国前,麦子已收割大半,亨利先生只需临时雇佣4人扫尾一周即可,孩子们的集体账户上又多了几千加元。
见大儿子念祖和卡玛拉愈发的亲密无间,考虑到未来,高歌认为很有必要再次与儿子谈谈。
“念祖,我感觉你已经有了初步打算,成不成熟没关系,不妨对我说说。”
念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挠头坐在爸爸对面,说:“爸,如果没有其它变化,五年后,我极有可能留在加拿大,因为我喜欢这里。”
“如果今后需要更改国籍呢?”高歌问。
没想到念祖直接就给予回答:“爸,我认为国籍只是一种规范而已,就算我今后是加拿大国籍,我这张脸难道不是永久的华人名片吗?在国外努力做出成绩,同样也是为我们华人争光。世界各地的华人是以千万而计,如果皆概括为是背叛国家,或是不爱国的表现,我认为是一种荒谬,这纯属于个人对生活的选择问题。
仅仅在抗日年代,全世界有多少华人积极为国家捐款捐物,又有多少侨胞回国投身到抗战之中,用生命和鲜血扞卫祖国的尊严与领土完整。新中国成立后,又有多少爱国侨胞克服重重困难辗转回国,不就是为了报效祖国,让我大中华快速强大吗,这难道不是最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