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各凭本事(第1/3 页)
最终,简雍表示自己接着查。
刘平也没有在这里干等着,扭身就回了班房。
到了班房之后,刘平又想起来一个人,那就是宋衷。
这个人如今还在成都待着呢,不光在成都待着还进了翰林院。进了翰林院之后,宋衷也没有干什么出格的事情,每日里就是讲学、写文章,参与辩论。
一切都挺正常的。
但就有一点,他一直都在强调汉室正统地位的问题,这个在刘备集团属于政治正确,但是这哥们话里话外都在标榜洛阳那位的正统。
还不能说他不对,否认洛阳的正统,就是否认刘汉的正统,这搞得刘平很烦。
政治斗争很残酷,其实说白了就是官帽子、钱袋子和枪杆子。真要搞政治斗争,刘平是不害怕的,毕竟优势在我。
但是这种法理之争,刘备天然就处在下风。
其实说到底,刘备也好、刘平也好,可以压制内部,不去打天下,原因就在这里。
真打下来了,刘备登基还是还政洛阳?
其实就是正义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时候根本不重要,但真要打下了天下,这个问题就极为重要了。没有正义性,法理上站不住脚,那么统治就有裂痕。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不管外族多少次占领中华大地,最后不是被同化就是被打出去的原因之一。
法理上没有根基。
刘备现在面临的问题倒是没这么复杂,他毕竟是汉室宗亲,日后就算是当了皇帝也是合理的。问题主要是,刘协还活着,刘汉朝廷还在。
刘备作为汉王,法理上是没问题的,但他要是再进一步,就要有找到足够的 借口,有足够的正义性。
在法理上站稳脚跟。
翰林院其实就是干这个事儿的,但是宋衷这么一搅和,现在整个翰林院都要被他带偏了。
其实说偏了也不对,因为汉室正统性本就是刘备也要坚持的政治正确。
“太拧巴了。”刘平揉揉眉心。
其实还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先拿下天下,让刘备坐上皇帝,再去解决正统性和正义性的问题。
但是目前来看,刘备不太想这么做,又或者说,没有到最后,刘备是不会踏出这一步的。
“难搞啊。”刘平叹了一口气,打开了一本卷宗,打算先处理政务再说。
摊开第一个卷宗,就是让他很头疼。
溺毙女婴案,但是跟溺毙女婴没什么直接关系。
从武都开始,刘平就强调不可溺毙女婴,若是溺毙女婴父母死罪。虽然有效减少了女婴被溺毙的现象,但并没有杜绝。
这案子能送到刘平案头,不用想都知道,不是简单的溺毙女婴这么简单。通读了一遍之后,刘平觉得脑子都炸了。
普通百姓溺毙女婴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养不起,多养一个可能其他的孩子都长不大;二是愚昧,觉得女孩儿养大了也是给别人家养的,所以打心底就不想要女孩儿;三是女性的劳动力的确不如男性。
当然还有传宗接代等等原因。
这个案子并不是某一家溺毙女婴,而是出现了一个团伙,他们花钱直接购买女婴。
买回来的女婴从小就被他们调教,模样一般的就去乞讨,模样好的就做那皮肉生意。
成都县衙那边查的这个案子,起因是一个女孩儿偷跑了出来,告了官。
刘平头疼的不是案子本身,而是案子背后折射出来的现实问题。那就是仅仅只是依靠法律,是禁止不了百姓重男轻女的思想的。
从这个案子就能看出来,其他地方恐怕也有类似的团伙。
当然,刘平可以说,虽然这些女孩儿被卖了,被变成乞丐、变成女支女,至少她们还活着。
但,这话讲出来,一点儿都不像人话。
从大局上来讲,这些被卖了的女婴也在创造价值。毕竟她们只要活着,就是要消费的,哪怕消费能力再差,那也是有消费的,对社会的整体发展是有益的。
但刘平不能用这话来劝自己。
那不太像人了。
而且这个案子本身也很难搞。一干人犯都等着发落呢,全都处死他们刘平是没什么压力。
问题是剩下的这些女孩儿该怎么办?
她们最大的才十五岁,最小的只有两岁多一点,一共一百多号人。送回她们父母身边?那显然不太现实,送回去也是在被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