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各人自扫门前雪(第2/3 页)
。
李素王凝视着远方,神情冷峻,脸上的皱纹微微皱起,沉声道:“此人棘手得很,实力不容小觑。”话语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审慎与凝重,紧盯着对手的方向,似乎在暗自估量对方的实力。
雷无桀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无畏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年少轻狂的自信,语气坚定地回应道:“我闯荡江湖这些时日,遭遇过的强敌多了去了,哪一个不是号称难解难缠?可我不还是一次次从绝境中安然脱身。”言罢,他昂首挺胸,毫不犹豫地抬脚朝前走去,步履间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果敢。
可当他来到沼泽边缘,脚步却猛地顿住,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窘迫。他挠了挠头,眼神中满是困惑与无措,盯着这片雾气氤氲、散发着腐臭气息的沼泽,心中暗自犯难,小声嘟囔着:“不过话说回来,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机的沼泽,到底该如何才能安全通过呢?”
李素王见雷无桀毫无涉险沼泽的对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宠溺与无奈,不假思索地伸出刚劲有力的大手,稳稳按住雷无桀的肩头。
刹那间,他周身气息鼓荡,脚下猛地发力,裹挟着雷无桀如离弦之箭般高高跃起。
在沼泽上空,他足尖轻点,每一步落下都带起一圈细微的涟漪,恰似蜻蜓点水般轻盈,却又透着无尽的力量。转瞬之间,便在沼泽上连踏十几步,稳稳落在了对岸。
苏紫衣几人见状,立刻反应过来,身形如鬼魅般疾冲上前,试图阻止。
李素王察觉到四人的动向,不慌不忙,神色冷峻,仅仅只是轻轻一挥手,一股无形的强大气场瞬间扩散开来。风雅四剑似是受到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牵引,竟不由自主地退了回去,将苏紫衣几人也一同逼得节节败退。
雷无桀一踏上对岸,便迫不及待地伸手抽住腰间心剑,动作流畅而迅速,“唰”的一声,长剑出鞘,寒光闪烁。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苏昌离,眼神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高声喊道:“苏昌离,今日,便再来与你问剑一场!”
苏昌离面无表情,每一步都踏得扎实有力,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沉闷声响。他愁眉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与探究,紧盯着正前方的雷无桀。
方才出冢的雷无桀,已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尤其是他身上所散发的剑气,更是与之前大相径庭。
往昔,雷无桀的剑气汹涌澎湃,如翻江倒海的怒潮,带着无尽的浓烈与浩瀚之势,仿佛要将世间一切都冲垮。
而此刻,他周身的剑气却如同山间潺潺流淌的清泉,又似春日里轻柔拂面的微风,变得平和,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苏昌离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波澜。他深知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也曾有过类似的蜕变,从金刚凡境突破桎梏,成功踏入自在地境。
苏昌离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欣赏与认可,对着雷无桀微微颔首,沉声道:“好。”
苏昌离声如洪钟,那一声“好”字还在空气中回荡,他的周身气势便陡然暴涨,双腿发力,如苍鹰搏兔般高高跃起,衣角在劲风里猎猎作响。他这一剑,承载着多年修炼的深厚功底与一往无前的果敢,巨剑裹挟着滚滚气浪,自上而下怒劈而下,仿佛要将面前的一切都撕裂,空气中爆发出沉闷的音爆声,令人胆寒。
雷无桀目光一凛,周身剑意流转,不紧不慢地握住剑柄,手腕轻轻一抖,长剑便发出一声清越剑鸣。他身姿灵动,如风中柳絮,在空中辗转腾挪,手中长剑仿若被赋予生命,划出一道道曼妙而又暗藏锋芒的轨迹,看似轻柔的剑招里,实则蕴含着雷霆万钧之力,随时准备迎接苏昌离的凌厉攻势 。
雷无桀的剑法,源自雪月城李寒衣的倾囊相授。这套剑法唤作“纸落云烟”,其精妙之处难以言表。每当他施展此剑法,只见剑影翩跹,如薄纸飘落,似云烟缭绕,灵动且缥缈。剑招看似轻柔,却在瞬息之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剑势凌厉,如疾风骤雨般撼动天地,快若惊鸿,让人目不暇接 。
至于剑诀,乃是剑心冢李素王亲传的“剑心诀”。这门剑诀蕴含着剑道至理,强调以心驭剑,剑随意动。修炼者需抛却杂念,让剑招全然依从内心的感悟。如此,方能在战斗中做到人剑合一,使剑招变化无穷,发挥出剑的最大威力。
待这场精彩绝伦的比剑结束,雷无桀气定神闲,他手中的剑稳稳归鞘,动作行云流水。随后,他脚尖轻点,轻盈地落在地面。他神色庄重,目光深邃,望向苏昌离,语气坚定地说道:“剑,绝非屠戮的凶器,它是陪伴在身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