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拜见高僧(第1/2 页)
真不容易!
等他爬到了庙前已是精疲力尽了,被随后的士兵拖死狗似地,前拉后推地拖到了庙前平坦的地方停下——那是庙前的一方小广场。
他趴在一个士兵的肩膀上,累得直喘气!干嘛把个庙非要修到半山腰上,这一趟上来,十八条命就只剩下不到一半了。真是的,不知咋想的?他不埋怨自己的体力不济,反倒数落别人的不是。
正喘粗气间,先到的阿笛莱便引着一个灰衣僧人,从庙里走了出来。
他抬眼看去,但见那僧人:中等身材、腰板挺立;双手合什,步履稳健,正疾步走过来。他远远地就高宣佛号:阿弥陀佛!声若洪钟,余韵如磬!
近前细看:他不惑之年,大脑门儿,白净面皮、两耳垂轮,慈眉善目,笑意盈盈。
他看见僧人这副面相,不禁心生赞叹:果真生得菩萨模样,这普度众生之责,当他莫属!只顾盯着他看,就忘记了倦乏,便要起身相迎。
那僧人见他挣扎着要直起身来,也加快了脚步。临到跟前,却被脚下的碎石粒滑了一滑,险些摔倒。好在那僧人定力了得,只是前倾了两步,鸡啄米似地点了点头,稳住了。
尽管这样,仍是不动声色地走到他面前,行了僧人礼仪,自我介绍道:贫僧法号玄明,修业普济寺,此去天竺,再修佛法。
他不知该如何还礼,也学那僧人的样儿,回了礼数。
双方见过礼,玄明便朗声说道:“贫僧多谢施主那日搭救之恩!施主所为,功德盖天,贫僧感念万分,无以为报,在此,已为施主祈福三日了。
施主果然吉人天相,今日复苏,着实让贫僧欢欣得很。请到庙堂一叙!”说罢,就上前来挽住他的胳膊,要往庙里去。
听到高僧的话,他心里一惊:就那么一下下,他竟昏迷了三天?我的个乖乖,要是打完那一仗,他还不得昏睡三年,这熬夜可真是害死人呢!功力耗费得如此之快,让人难以相信。他心里有些后悔。
当下便谦逊地回道:“高僧过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人之本份,我等责无旁贷,区区绵薄之力,却有劳高僧不辞辛苦,日夜祷告,其情可感天地,其义能薄云天,委实让在下感激涕零,无以言表。”他文绉绉地感激高僧。
“施主口吐珠玑,玉面生辉,当真不似游走江湖之人。恕贫僧冒昧一问,施主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府第何处?缘何到此?”在僧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了庙堂的偏殿,甫一坐定,那高僧便连连问询于他。
“麻雀!上茶来!”僧人向外面喊了一声。
“就来!”清新的小厮声音,在外面答应着。不一会儿,那小厮就捧茶出来,一一斟上,跳跃而去。他束发年纪,顽皮活泼。
他呷了一口茶,正宗的龙井味道。
“这…”他迟疑了一下,便又接着说道,“这倒是其次,只是小生先有一困惑,想请大师指点迷津,不然小生寝食难安,心神不宁。”他看着大师,想着来此的目的,就直言托出。
“但说无妨,贫僧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高僧看着他诚恳地回道。
听僧人这样说,他放心了。就说:那日,鏖战心切,元气大伤。醒来方知,记忆丧失,故处身惶恐,不知今夕是何年!此地是何处!而思家心切,更坐卧难安!
说到动情之时,他心潮澎湃,长身而起,徘徊斗室。
“…家中有老父年迈力衰,堂上是慈母望儿心酸!双亲要奉,忠孝应全,而我心窍混沌,漂泊异乡,不知所归。万望高僧,一解茅塞,打开心扉,还归生趣!”言语之真切,神情之凄苦,颇为感人。
一旁的阿笛莱听得,虽不能全懂,却被他痛苦万状的神情所感染,躲在面纱后面,几欲落泪。她禁不住手抖,茶水飘在了盅外,也浑然不知。
“原来如此!怪不得施主昏睡了三天三夜。醒来之时,还力所不支。原来内心痛扰,无以诉说。思乡之情,五内俱灼。”听他这样解释,高僧算是明白了,说道。他慈悲为怀,连呼佛号。
“敢问施主离家几载?可曾有书信往家而去?”菩萨悲悯地又问道。
“已经二日有余!”他答道。
“噗—”高僧口中喷出一口茶来。“茶水真烫!”他埋怨道。
随即,很认真地告诉他:当今是大唐盛世,当朝皇帝李治,太宗皇帝之九子,年号永徽。仿效太宗之治,再现贞观盛世。
纵观我大唐王朝,幅元辽阔,五岳三山尽含其中,四面八方躬身朝拜。风调雨顺,国泰